但皇太子妃進宮不到十天,就請離,這說出去根本就沒法聽。
皇太子是國之根本,皇太子妃的地位也不簡單。
讓崔貴妃嫉妒。
畢竟,不可能讓裴氏和離的。
崔貴妃氣不過“真是成精了。”
華陽公主也無奈。裴氏把好話歹話都說了。
一句替父皇祈福,能不戳中他心嗎
人家沒抱怨,也沒和裴家扯一堆,裴镈怎么說也是她父親。
謝筑不管這,只追問“為什么賞碗”
內侍聲音愈發低“陛下、聽說、裴娘娘用膳的時候和殿下說,吃飯的時候想想老百姓的餐桌。”
崔貴妃和華陽公主對視一眼,凝重。
問題就出在這兒。
崔貴妃雖然是富貴花,但伴君多年,哪里不懂老百姓幾個字的分量當今真是位明君。
若是遇上個昏君,自然不把老百姓當回事。但他當回事的時候,這就不一樣了。
崔貴妃記得裴氏能吃,所以她說這很自然,沒有任何裝的痕跡。
當今賞一對碗也不算錯。
但這種帶著玩笑又七分認真,無不是提醒。
讓那些盯著裴家與東宮的,不如多關心天下百姓。
皇太子妃地位特殊,她這樣勸殿下,跑不了一個賢字。
能有這樣一位賢良的,再對比中宮,現在,就算當今不滿意都得考慮天下人的意思了。
崔貴妃這種以色侍人的不一樣。
她要真的太賢惠,可又是事兒。
華陽公主感慨“皇太子妃賢,乃是社稷之幸,百姓之福。”
崔貴妃反應極快“對”
女官正在一邊低聲說“狄良娣那兒”
華陽公主深深的看她一眼。
女官立即閉嘴。現在不是看戲的時候。
就像前朝會給崔貴妃遞話,這崑玉宮沒有當今的眼線嗎
一般的事就罷了,這種時候一定要表現好,要不然會功虧一簣。
皇太子和皇太子妃都不一般,這時候就算嫉妒、不甘,也得高興。
華陽公主是長姐,要得到父皇寵愛,就得拿得起。要不然就和她娘一樣,做個富貴花。
父皇的意思,這皇太子妃也不是狄家女能動的。
華陽公主覺得,之前狄寶瑟讓人黑裴氏,手段粗糙,父皇未必不知道。
皇太子妃畢竟是父皇賜婚,這不到十天,一個個的黑她,父皇不怒嗎再加上裴氏爭氣,那效果就不一樣。
可以說沒有裴家、一些人火上澆油,父皇還未必記住裴氏。
無緣無故的記著兒媳算什么
但皇太子妃這位置、關系國本,要記也不算錯。
這也是大家盯著、最后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原因。
華陽公主暫時沒做什么,所以這一把不虧。
崔貴妃又罵一句潑皮。
內侍悄悄走了。看清楚皇太子妃的地位,以后都得小心點。
她都敢說陛下盯著東宮、陛下還得解釋,惹不起惹不起。
崔貴妃和女兒商量“給青蛾宮送點什么過去”
華陽公主說“送什么都行,我看她不挑。”
破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