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水根和何水英來的很快。
聽說常大郎被打,他們得趕來看看。
雖然斗不過南家,這股氣還是有的。
怎么說、常水根都要成國丈了,他就兩個兒子,南家欺人太甚
國丈一怒,讓他吃不上玉米白石村的玉米
常水根帶著一車玉米進宮。
文武百官忙的、都過來看。
謝籧在一邊看著,這玉米好大一個能有兩三斤
上面玉米粒一顆顆飽滿圓潤,像珍珠寶石,掛起來看絕對好看
謝籀高興“拿去煮了,大家都嘗嘗。”
常水根回稟“這樣的還有一些,都留種了。”
雖然留種未必能種出這樣,但還是要留的,留的是希望。
有人震驚“這么大顆的玉米聞所未聞。不知道白石村還能種多大”
謝籀說“明年開始休耕,一年休四分之一,四年一輪。”
常水根領旨。
休耕、產量會減少一點,活兒也會少一點,包括看著賊的。
這么大的玉米若是被人知道,那賊更看不住,絕對眼紅。
像南家,這一根玉米喊二十兩銀子都不含糊。為了二十兩銀子,足以很多沒腦子的去拼命。
那既然沒腦子,就敢帶著砍刀鋤頭,打起來就危險。
少種一點,看嚴一點。常水根的能力都看不住三十畝田了。
常篆再抱著大紅薯來。
這紅薯削皮,切塊,吃著特別甜。
謝籧吃著,比水果還好吃。吃完也很舒服。
常水根說“野獸也來偷,有人偷不到就用野獸來霍霍。”
反正種地難,白石村都這么難,別的農民只會更難。
謝籀覺得這紅薯比長春觀種出來的好吃多了,父皇愛吃,石頭也愛吃,給他們多留點。
白石村有挑好的進貢。
雖然沒有十兩銀子二十兩銀子一斤,但賞賜不少,尤其是面子。
這面子不是銀子能換的。大家對南家的銀子不是太動心。
平時過日子不需要那么多銀子。再多的銀子不都求著白石村嗎
青蛾宮。
何水英和常紫涵一塊來拜見娘娘。
桓樾看著何水英有點憔悴,問“請太醫了”
何水英忙說“沒事沒事。太醫看了說沒事,就是路上比較趕,歇兩天就好了。”
桓樾問“這回沒被撞”
何水英唉“一路也是防著,還好、很順利。”又主動說,“宜陽郡君住在咱家,還挺好。”
狄寶瑟驚奇“她還是奇了。”
何水英笑道“看著是挺可憐,不過住兩天就好了。呂家也是有人專門看著。”
桓樾點頭。
雖然呂亮有庶女,但這個最大的嫡女還是很看重。
他就算不走八百里加急,一天四五百里,消息天就能打個來回。
呂家有好馬,有急事的話兩天內絕對能趕到。
何水英說“也請了穩妥的人。”
白石村雖然是鄉下,但現在是很特殊的地方,能請得起也請得到有本事的人。
桓樾問“俞燕現在如何”
何水英說“住在咱家。她帶著三個孩子,不想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