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水英忙了一天,雖然鄉下人不習慣城里的生活,但她這幾年,已經努力的習慣。
常紫涵又跑回來。
何水英看這大冷的天兒,小閨女自己養大的就是貼心一些。
常紫涵高興“爹娘在盛安住上幾年吧,要種地去長春觀又不遠。”
何水英笑道“家還是要回的。我們九月過來、二月回去,在這邊就住小半年了。”
常紫涵想著也是“我們還打算到謝記飯館干活。”
何水英問閨女“干什么活兒”
常紫涵說“飯館嘛,跑堂啊、打雜啊、會做飯的就做飯。”
何水英問“不是讓謝家人干吧”
常紫涵說“就是的。殿下、現在的圣人也打算去。不過他現在忙,和娘娘不知道幾時空了才能去。兗王和幾個公主打算先去。”
幾個公主很快要成長公主了。
何水英琢磨著,不會又是娘娘搞出來的
讓這些不知人間疾苦的,這回都知道了
雖然他們知道的不太一樣,但總歸是去了解了。
畢竟出身不同,不可能完全一樣。
再說,皇子有皇子的壓力。
比如書讀不好,在鄉下可能沒那么嚴重。
再比如被貶了,不能照著窮人的標準來衡量。
娘娘能讓他們見識更多,而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就很不錯了。
或許皇子也不用那么拼命讀書,真不會讀就種地,皇家肯定有保障的。
照何水英的想法,這樣挺好。
沒必要去拼每個都很厲害,人和人是不一樣的。
兩個皇孫性格是不一樣的,照著各人的性格去做最好。
井蔚醒來,天已經黑透。
不過睡了一覺,已經舒服多了。再打扮起來,穿暖和。
常紫河也收拾好,行動基本沒問題。
一塊到堂屋,何水英在等著他們吃飯。
井蔚問“你們沒先吃”
常紫涵笑道“吃了宮里帶來的點心,大嫂嘗嘗”
何水英點頭“這點心挺好吃的,咱要是能學會、回去自己可以做。”
常紫涵叫“我有學。有的挺好做的。”
何水英問“你打算在飯館做點心”
常紫涵說“我又不姓謝。”
何水英想著也是。
常紫河說“以后自家開個飯館好了。”
現在肯定顧不上。不是那幾畝田顧不上,而是各路的人螞蟻似得,不把白石村啃光了就不罷休。所以這是一場拉鋸戰,習慣了就好。
井蔚說“呂溫仁那些人挺好用的。”
常紫河問“都安頓好了”
井蔚說“他們自己整著呢,有的還要接家眷。”
沒點時間忙不完。
年前能忙完都是好的。
搬家不是那么容易。
沒個緣故,就算再窮都不愿背井離鄉。
盛安知道白石村好,但不知道的也多得是。
多少農民忙著自己一點田,自己一點日子,哪里管白石村還是黑石村
到了白石村也未必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