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也是這樣送父親與兄長出征,孟谷雨孟小滿都不由得淚眼朦朧,原本已上馬的謝隱又下來安慰她們,摟了摟她們的肩膀,保證自己一定會平安歸來,孟谷雨紅著眼眶,借著抱他的動作小聲道“搜集證據要小心,你的安危最重要。”
謝隱點頭“我知道的,別擔心我。”
直到隊伍在視線中漸漸消失,孟谷雨跟孟小滿都舍不得轉身,她們不知道此去究竟如何,但也只能盡人事知天命,如果只是在家里坐著等待,那么什么都不會發生改變,只有自己也去做,才有新的可能性。
謝隱這一走,有些人畏懼于他這段時間野獸般的反撲,但也有些人不怕死,比如孟氏宗親,他們總想著上門咬一口肉下來,哪怕撈不著肉,喝口湯也是好的。
結果孟谷雨跟孟小滿直接以為父兄守孝的名義閉門不出,說是要吃齋念佛三年,因此謝客,誰來了都不見。
這一招釜底抽薪使的漂亮,任你有百般詭計,人家根本不露面,你又往哪里使
哪怕是孟老夫人親自上門也被擋在門外,甚至還被孟家家奴陰陽怪氣我們家兩位姑娘為了老爺跟大爺守孝,怎地你身為老爺生母,卻如此冷血無情
孟大伯家吃肉,被罵,孟三叔家穿紅掛綠,被罵,就連孟老夫人辦壽宴,都城中都滿是流言,說他們狼心狗肺沒有人性,也不知道這些謠言的源頭在哪里,反正就是沒有一句好話
但是漸漸地,正如謝隱所說,人們很快就忘記了曾經保家衛國的孟家父子,而隨著孟家姐妹倆的深居簡出,原本是香餑餑的孟家就這樣退出了眾人視線,變得默默無聞起來。
這正是孟谷雨想要看到的,她要做的事不能有人察覺,最好是悄無聲息,皇帝想父兄死,但他不能親至邊關,告知軍中心腹,讓他們暗害父兄,一定有人負責傳聲。
都城那邊在緩慢而嚴絲合縫地調查著,謝隱這邊也終于到達了軍中。
孟欽孟清明父子戰死后,還有些流言說他們戰敗,根本不配作為英雄被贊美,這種流言雖然是少數,卻也表達了一部分人的想法――哪怕孟家父子打了十幾年勝仗,保衛了無數百姓,但只要大敗一次,哪怕連命都丟了,也會立刻成為罪人。
孟欽死后,皇帝派遣了自己的心腹程束同接手孟欽手中的兵權,而原本孟欽還活著時,皇帝不放心他,也是拼了命往軍中塞人。
結果孟欽戰死,這原本的老將沒能大權在握,反倒被個空降奪了權,他心里能舒服么
孟欽父子倆會戰死,糧草斷絕是其一,后方軍隊拒絕支援則是其二,孟欽作為主帥帶兵出戰,后方便由另一位名叫孫誠的將軍坐鎮,這位孫誠將軍同樣是皇帝心腹,皇帝為了防備孟欽,特意派了孫誠來跟孟欽分庭抗禮,而孟欽一死,他又不放心孫誠,派了程束同再來分孫誠的權,所以謝隱一到,便察覺了這兩位統帥只是表面和平。
看似都是皇帝心腹,可十指連心還有長短,何況是人
孫誠雖效忠于皇帝,多年下來不曾回京,只靠書信,皇帝信任他,那是建立在孟欽還活著的基礎上,誰敢保證孫誠不是下一個孟欽
所以他又派遣了程束同來壓制孫誠,跟武將出身的孫誠不同,程束同他是個文官。
雖是文官,卻有著如朕親臨的金牌,謝隱不得不佩服皇帝,雖然自私狹隘又嫉賢妒能,但在做攪屎棍這一行當上,皇帝相當優秀,不管他的初衷是什么,如今軍中確實是涇渭分明,孫誠不服程束同一個文官壓在自己頭上,程束同也不爽孫誠不將自己放在眼中,兩人見了面倒也和睦,私底下卻斗的死去活來。
而那些驍勇善戰的孟家軍,絕大部分都折損在了先前那場戰役中,幸存下來的又被重新編排,就連孟欽跟孟清明的副將們,都被打散安排到了一些閑差上去,足見皇帝有多么忌憚。
為了殺孟欽,竟然拱手讓出去十座城池,該說這位皇帝是大方呢,還是愚蠢
他對著自己手下忠心耿耿的將軍百般提防重拳出擊,卻對敵軍唯唯諾諾,被他割讓出去的豈止是土地還有生活在那十座城池中的無數陳國百姓――他們又做錯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