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不受寵愛、被忽視的公主,又嫁到那樣的人家,日子自然不會好過,駙馬三妻四妾,福安公主愈發不愛出現在人前,即便薛夫人還是穆家主母那會,也很少再見到福安公主了,據說她身體不好,常常生病,怕過了病氣給人,干脆便閉門不出。
薛無垢口出驚人“可我覺得公主應該過得不差誒。”
她小臉兒紅了一下,被阿娘跟哥哥看的,怯生生指了指銀票“這么多銀子肯定不是皇上跟皇后娘娘給的嫁妝,算算公主今年也二十歲了,嫁入駙馬家五年,能有這么多錢,公主應該是個很厲害的人。”
要是不厲害,能在皇后生出親生兒女后仍然留在皇后身邊能毫發無損的在十五歲時出嫁還能在出嫁五年后,依舊落下這么一番產業
謝隱欣慰道“無垢真聰明,能從這樣的小事里,看出不一樣的東西來。”
小姑娘被夸得臉蛋紅通通,自己捏捏耳垂“我想到自己我在穆家十二年,一個銅板都沒能攢下呢。”
這么一說,薛夫人也羞愧起來“我、我也”
她的嫁妝都在穆家沒有取回,長子無濁不愿意跟她走,自她離開穆家后,娘家便一點消息都沒有,儼然是將她這個人給忘了,薛夫人也明白他們的意思,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干涉互不打擾,所以那嫁妝她也沒有再去要回。
本來看無塵因缺錢而苦惱,她是準備厚著顏面去穆家要的,沒想到福安公主雪中送炭,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有了福安公主送來的六萬兩銀子,謝隱的劇院很快便開了張,他各行各業都做過,裝修設計樣樣行,雖然不會說相聲講評書,但他看得多懂得多,也能給出許多寶貴意見。
被招聘來的說書人們都覺得很新奇,東家給的條件太好了,不僅包吃住還有什么保險這個他們沒聽明白,但總歸就是不管出什么意外,東家都會養著他們,有些上了年紀的老說書人,無兒無女,劇院后頭建了新宿舍,小橋流水環境優美,還有專門的武者巡邏,安全感十足
說書人亦被分在下九流的行當里,到哪兒不是任人欺凌,靠著嘴皮子賺點溫飽,若是能安頓下來,誰樂意四處奔波流離
劇院名字叫“不醉”,不醉,即是清醒。
還有就是一點,不醉劇院的飯,真的很好吃
劇院里的每一個人都是謝隱親自過目后招聘進來的,他們之中大多因果之線白色泛金,這些都簽訂了最高級別的工作合同,還有一些短工,也都選的普通人,至于那些因果之線染紅染黑的人,謝隱根本不要。
誰都不明白他的選人標準,但誰讓人家才是東家呢
不醉劇院開業前便展開了盛大宣傳,有小孩兒手拿著印刷出的花花綠綠的傳單站在街頭,看到人便發一張,他們發一天的傳單能賺到二十文錢不僅能貼補家用,還能給自己買兩塊糖解解饞
而且劇院剛開張,第一個月打一折消費滿兩百文還能抽獎,但凡去看戲的就都有小禮物送
不醉劇院的第一出戲,便是朱三娘風塵記的第一折。
據說是由原作者有埃先生親自編纂的劇本,劇院之前試營業過三天,被邀請去的都是本書的忠實讀者,據說出來時,一個個淚眼汪汪,直呼待到正式營業一定拖家帶口的來
“流行”,是一個很奇妙的詞,當所有人都在討論,而你不懂的時候,那么你就落伍了。
好面子的人,虛榮的人,愛湊熱鬧的人,不愿意被時代拋下的人,想要合群的人他們哪怕對朱三娘風塵記沒有興趣,也一定會來看。
至于那些自詡正派不屑這種通俗小說的文人,即便再死鴨子嘴硬,又能撐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