嬤嬤與女侍都愣住了,福安公主道“我所求甚多,總有人想攔住,阿阮便是我的軟肋,她在這公主府雖安全,卻并不快樂,不能出門不能玩耍,和那些被關在后宅的女郎又有什么不同且薛無塵乃是大才之人,阿阮交給他,我相信他能把她教好。”
看薛無垢就知道了,福安公主派人查過,在穆家時,薛無垢可不是如今這副模樣。
不過說著說著,沒等嬤嬤開口,福安公主自己先笑起來“我真是糊涂了,薛先生過了年也才十五,尚未成家立業,將阿阮交給他,這算什么人家是輔佐我的謀士,又不是帶孩子的乳媼。”
不過這個想法終究像是一顆種子,被種在了福安公主心中。
很快過完了年,春闈將至,謝隱卻還在家中悠哉悠哉寫著通俗小說,第二本小說推出后同樣收獲了許多追捧,女主角身為商女,為繼承父親遺志而一路過關斬將成為一代皇商,可謂是十足十的爽文,但細心的人會發現,第二本書里的男性角色少之又少,這和第一本朱三娘風塵記是不同的,女主角足智多謀,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城府深沉,但本質上卻是個心系家國天下的豪杰,甚至在小說結尾,皇帝破格親封她為第一皇商時,她還暗示了自己心底真正的想法。
――她并不是為了繼承父親遺志,那只不過是一種說辭,一種用來堵眾生之口的說辭,因為她繼承了男人的意志,所以才能在這世界里被人接受和理解,事實卻并非如此,她之所以這樣做,不是因為父親,是為了自己。
她的手段,她的野心,都只為自己服務,而她相信,在未來的某一日,會有更多的女郎像自己一樣,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意義。
暗示的非常委婉,但細膩的讀者都能品味到。
如今謝隱在寫的則是第三本了,書名言簡意賅,就叫女狀元,講述的一個清貧之家的女郎入朝為官青史留名的故事,不僅是爽文,還有許多科舉干貨。
不過要到他高中之后再發行,安昌國沒有學習資料,也沒有題集,在教輔資料這一塊十分匱乏,謝隱想看看,那些鄙夷通俗小說的讀書人,會不會為了科考,來買女狀元看。
在人的精神世界無比匱乏時,他們會像是缺水的海綿,如饑似渴汲取著一切能夠獲得的新鮮信息,從而展開思考與懷疑,思想上的進化會威脅到統治者,這也是為什么民智一開,封建社會便會逐步走向滅亡,被歷史淘汰的原因。
當初謝隱在國子監讀了幾年書,成績只是一般,不算差,卻也絕不屬于優秀的行列,與穆家斷親后卻是一飛沖天,想必是這般曲折的人生經歷叫他大徹大悟開了竅,因此也沒有多少人對此感到質疑。
“哥哥,你怎么又在寫呀。”
薛無垢端著一盤洗好的柿子進來,冬天能吃的水果太少了,阿娘洗了幾個,讓她拿來和哥哥一起吃。
謝隱放下筆,溫聲問她“你的功課最近學得如何了我要考校考校你。”
薛無垢萬萬沒想到她只是來跟哥哥一起吃個柿子,卻要遭遇這樣的悲劇,她最怕哥哥說的一句話就是“考考你”,雖然哥哥都不會生氣,但回答不出問題的時候太丟臉了
小丫頭拔腿就想跑,柿子都不吃了,被謝隱抓住衣領拎了回來,隨后委屈巴巴坐下,開始接受來自學神哥哥的折磨。
半晌后再出去,薛夫人瞧著女兒恍恍惚惚的模樣,忍不住關心了兩句“無垢,你怎么了”
薛無垢吸吸鼻子“阿娘”
她先是叫了聲娘,然后堅強道“我要回去讀書了,哥哥問了我十個問題,我只答出來六個,嗚嗚嗚,我是個廢物,我沒有用。”
薛夫人被女兒逗笑了“你哥哥比你多讀了那么多年書,懂得比你多也是正常的,我們無垢再讀幾年,不比哥哥差。”
她在謝隱的耳濡目染下,對無垢都是以鼓勵為主,從不說打擊她否認她的話,這樣的話,穆家多的是人說,作為無垢的親人,是不能這樣對待她的。
果然,小丫頭立馬被鼓勵的眼睛亮晶晶,認認真真看著薛夫人,握起拳頭“阿娘,我去讀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