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裴惜玉是個很知足的人,她所求不多,只要有地方住,能夠和孩子平靜地生活就足夠了。她娘早逝,她自己也是頭一回當娘,不會照顧孩子,小天賜哇哇哭的時候,裴惜玉也跟著哭,哭著哭著還得去哄他,身體不好,眼睛也快哭壞了,即便如此,她還是很愛他。
可惜生活不愿意這樣放過她,先是幫助了她們很多的阿婆先行離世,然后便是數不盡的蜚語流言,她病得快不行了,還要死撐著睜開眼睛安撫孩子,裴惜玉舍不得拿錢去買藥,她覺得自己的身體是個無底洞,就算吃藥也不會好,還不如趁著活著的這些功夫多多做繡活,攢點錢留給孩子傍身。
她真的很努力想要再多活幾年,至少要看著天賜長大,可惜她最終還是撒手人寰,死在了裴天賜五歲這一年。
沒有了母親的小天賜懵懵懂懂,痛哭了一場,他們本來就不是阿婆的親女兒親外孫,阿婆孑然一身無依無靠,阿婆死了,娘沒了,就有陌生人上門,說他們是阿婆的親戚,這房子應該交給他們,而不是給他這個小雜種住。
小天賜被趕走,娘留下來的錢也被一搶而光,路上的小孩還在幸災樂禍拍著巴掌笑話他這個沒爹的小野種,如今連娘也沒了。
娘在臨死前給他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回到裴家,信是寫給無情無義的外公的,小天賜不想去,可娘不放心他一個人生活,他只能回去。
裴家
不,那是陶家。
陶城對于大女兒的死沒有多么感傷,對于一些男人來說,自己的孩子不跟自己姓,似乎死活就都跟自己無關了,他也不是很想收養小天賜,只是礙于別人的眼光,怕人說自己為富不仁,才勉強將他留在府中。
在陶家,小天賜的日子可不好過,外公對自己視而不見,繼外婆更是什么都不管吃不管穿不管,下人們欺負他也不管,有一次大冬天的被潑了涼水發高燒,陶夫人連大夫都不給他請,只輕飄飄丟了一句生死自有天命。
但誰叫小天賜命硬,他不像娘,也不像外婆,她們人生中所遭遇的悲痛與疾病,在他身上通通不存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小天賜得知曾外公的死和外公陶城有關,原來,裴惜玉的母親死后,陶城在岳父的威嚴下勉強忍了兩年多,便與如今的陶夫人暗通款曲,陶夫人肚子漸漸大了,怕遮掩不住,又不敢跟裴老爺說裴老爺明確表明過,入贅他們裴家的人,就要給裴家女兒守一輩子,若是不愿意就滾出去。
陶城舍不得這富貴,又怕裴老爺知道收拾自己,竟一不做二不休,對裴老爺下了毒手。
橫豎長女裴惜玉才三歲,什么都不懂,裴老爺一死,裴家還不改姓陶
他覺得自己入贅裴家受盡屈辱,怎么可能對姓裴的女兒有多少溫情
小天賜心中充滿了仇恨,日復一日的虐待與無視沒有讓他變得懦弱膽怯,反倒讓他的戾氣越來越重,很難想象這么小的孩子,是怎么會有那樣縝密的心思和手段,竟然能在陶家下人的欺凌下混進廚房,將自己攢了足足三年的夾竹桃粉末,倒進了陶家人最愛喝的湯里。
阿婆家的院子里曾經種過一株夾竹桃,是娘跟他講的,說是阿婆告訴她的,年輕時阿婆吃過虧,才把夾竹桃樹給砍了改種棗樹。
陶家自然不會種這種有毒的樹,但小天賜常年被奴役干活跑腿,有經常出府的機會,他注意到一戶人家墻外種著夾竹桃,便悄悄搜集,偷偷曬干磨成粉,平日里抓了蜘蛛蜈蚣小蛇,不管有沒有毒,全都弄死曬干磨粉加進去。
他還偷偷用老鼠跟小雞做過實驗,加了這些粉末的食物它們都吃了,然后全都死了,眼球炸開七竅流血,是很恐怖的場景,但小天賜看到了只想笑。
他在這日復一日的折磨中,性情徹底扭曲,除了報仇什么都不在乎。
那道湯里的魚據說是從千里之外的海邊古城運到虞城的,價格昂貴,陶家人絕對每個都會嘗一碗,而且小天賜不是傻子,他不止恨陶城等人,也恨這些狗眼看人低的仆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