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司清和變了。
這是所有人都察覺到的一個古怪現象。
而這種變化,正是他扶持昭榮太子登基后產生的,雖沒有人敢在明面上說,然而見司清和與沈太后母子關系如此之親密,還有什么不明白只是司清和權勢滔天,因此無人敢指摘而已。
流言蜚語最是傷人,謝隱總不能把所有嚼舌根的人全都殺了,而面對外界的這些風言風語,沈太后教育小皇帝“小不忍則亂大謀,我個人的名聲算不得什么,如今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可信任的人手,將他們培養起來,成為你的左膀右臂,待到羽翼豐滿,又何須在意區區一個司清和”
小碗眼圈泛紅“他們說母后,說得很難聽,我心中有氣,只想砍了他們”
“嘴長在別人身上,他們愛說,任他們說去,蛟龍豈能與螻蟻爭一時之氣”
沈太后坦然許多,早在她決定接受司清和的條件時,便已想到了日后會有的情況,如今這場面真算不得什么,比她想象中的要好上很多。
“母后,我、我恨他們”
小碗撲進母親懷中,她自幼早熟,甚少出現這樣孩子氣的舉動,“母后是世上最好的人,我恨他們空口白牙,便說母后壞話,我、我早晚要叫他們好看”
小皇帝是很記仇的,罵她她興許沒那么生氣,可罵她的母后,那絕對不行。
沈太后目光溫柔,輕撫小皇帝的腦袋“是啊,這世上讓我們恨的人可太多了,但你要記住,你是皇帝,你是以女兒身做的皇帝。那么你就更不能意氣用事,要做得比男皇帝更好,用自己的實力讓那些瞧不起你的人服氣,不要總是為了一點小事大發雷霆,司清和怎么不管管你的脾氣”
提到司清和,小皇帝又是氣,又是迷茫“母后,他對我好,是真心的嗎”
“母后也不知道。”沈太后語氣輕柔,“但無論真假,如今他對我們的幫助是真實存在的,你要跟著他,好好看好好學,盡快能夠獨當一面,到時候,母后會把他從你那要過來。”
“母后”
沈太后目光堅定,司清和權勢太大,早晚會威脅到小碗,即便小碗不介意,或是司清和沒有叛逆之心,也會有無數心懷不軌的人試圖從他下手,而人心易變,誰能保證現在的司清和沒有跟她們對抗,日后的司清和也不會
一旦小碗還沒有足夠穩固的地位,司清和卻選擇反水這種可能性,沈太后是要掐滅在搖籃之中的。
待到小碗成器,她便以“共度余生”為由,勸司清和放權,盡己所能,不讓司清和成為小碗前進途中的障礙。他知道她們的秘密,這令沈太后日夜難安,偏偏又不能直接將他殺了,有司清和在,至少現在還能震懾住潘家與津王一黨。
小碗心中無限酸楚,又恨自己無能,要母后為自己這樣付出,又恨司清和趁火打劫,非要母后委身。
于是再見到謝隱時,小皇帝不由得帶了點小脾氣,拉著小臉不看他。
這也是這段時間兩人相處地漸漸融洽,她不再那樣警惕防備,若是換在剛登基那會兒,小碗是決計不會這樣對謝隱的,她討好他尚且來不及,怎么還敢有脾氣
謝隱身著一襲藏藍宮袍,大太監們幾乎都是這身打扮,可他身上并無濃厚的脂粉氣,而是清淡悠揚,令人忍不住想要靠近。
有時小碗也會想,難道真的是自己跟母后改變了司清和嗎他再也沒有過那些變態行徑,也不再動輒就要打死人了。
小碗身邊的幾個宮女都活得好好的,不像原本的命運軌跡中,為了殺雞儆猴,司清和雖沒有對沈太后下手,卻杖斃了她的親信,還逼迫沈太后與小碗親眼目睹,這使得雙方的矛盾越來越大,彼此結盟的裂痕也越來越深,會分崩離析,也是理所當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