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隱輕咳一聲,向母親講述了自己跟于楚楚的淵源,聽得繆母愈發專注,當她聽謝隱說于楚楚是繆亙小時候被綁架的救命恩人時,她立馬問“這是真的嗎你沒有騙我”
“我沒有騙您,是真的,您忘了嗎如果不是她大著膽子幫我報警,我可能就要被撕票了,后來更是她帶我逃出那個關著我的小黑屋的,我能活下來,多虧了她。”
兒子這些年心心念念小時候的救命恩人,繆母是知道的,但她無論如何也沒想到這個人會是于楚楚,一方面她很高興,這個恩人終于找到了,可以報答對方了,另一方面她又感到為難,她心疼于珍珍,如果連她也對于楚楚和顏悅色,珍珍肯定要傷心。
“媽,是這樣的,其實我有個忙,需要您幫我。”
繆母斜眼看他“我說今兒怎么這么乖巧又貼心,原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有求于人的時候你才這么聽話啊”
謝隱連忙告饒“我知道錯了,以后都不會了。”
“算了,說來聽聽吧。”
謝隱輕聲跟她說了幾句,繆母先是蹙眉,而后面色凝重,緊接著是片刻思考,最后點頭答應“成,我試試,我可不敢保證我能做得到。而且,你也得記住我跟你說的話,不許再對珍珍大吼大叫,不然別怪我不認你這個兒子我丑話說在前頭,你們倆的婚事是板上釘釘的,你要是想解除婚約再找別人,那絕無可能。”
謝隱問“要是珍珍想解除婚約呢”
“那敢情好啊”繆母想都不想,“她直接脫離苦海了屬于是”
謝隱被母親這直言不諱的態度逗笑了,繆母見他還真不生氣,愈發稱奇。
于珍珍會養成這種性格,和她的家庭同樣分不開關系,于先生跟于夫人之間相敬如冰,所以從小,于夫人對女兒的要求就非常高,丈夫嚴苛,她也沒有慈愛到哪里去,所以于珍珍和于楚楚一樣,兩人都渴望能有一個和睦美滿的家庭,這就是她們的心愿。
畸形的家庭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影響非常大,然而無論是于先生還是于夫人,亦或是于楚楚的母親,他們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此時,于楚楚在姐姐姐夫家里住,她不喜歡于家那種大房子,人很多,她不知道自己哪里規矩做得不好,第一次來到于家,于先生要求全家人一起吃飯,她不會用叉子,那種窘迫、羞恥、自卑,幾乎讓于楚楚無地自容。
她不懂的事情可太多了,從來沒有人教她,她也不想學,她不喜歡于家,哪怕媽媽總是見天的抱怨,總是對她被人欺負暴跳如雷,但于楚楚還是喜歡跟媽媽待在小縣城里,做一個普通的女孩。
現在她什么都沒有了,除了程巖,程巖是她逃離于家的避風港,因此無論程巖怎樣對她,她都不生氣也不恨他,更不會放手,也許這會讓很多人覺得她賤皮子,可她只有這樣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才能安慰自己,就算離開于家,也有處可去。
她也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但背負著私生女的名頭就是罪責,明明從小到大,她都沒有過多么快樂的日子,她讀小學時就要陪媽媽在菜市場一起賣菜了,寒暑假別的同學去學跳舞畫畫彈琴唱歌,她跟著媽媽擺地攤,有一回城管來抓,媽媽怕把她弄丟,就背著她跑,逃竄間連車子帶貨物都被沒收,又損失了好大一筆錢。
回家后媽媽氣壞了,把她狠狠罵了一頓,然后給她做了一碗面,上面臥了兩個荷包蛋。
就算是那樣清貧的,連學校要求交資料費都得東拼西湊的日子,于楚楚也很懷念,她不喜歡大城市,不喜歡爸爸,也不喜歡冷淡的于夫人,她固執地想要活在自己的殼里,哪怕是為了證明自己的選擇沒有錯,她也不會放棄程巖。
姐姐姐夫的家雖然也大,但只有兩個雇傭的阿姨,她們不是特別喜歡她,卻也不會對她冷嘲熱諷,這對于楚楚來說就夠了。
本來她不想打擾姐姐姐夫,暑假想陪著程巖一起過,可因為她做錯事,程巖把她趕了出來,她無處可去,除非回于家,所以她才來找姐夫,想求姐夫幫忙,帶她去見程巖,她會好好道歉認錯,只希望他不要再趕她走。
于楚楚蜷縮在床上,一眨不眨看著手機。
她的手機是來到這里之后買的,爸爸沒有那個記性每個月給她生活費,就讓于夫人給,于夫人有時候會記得,有時候會忘記,于楚楚也不敢問她要,她自己有打零工,發傳單洗碗之類的,她想多攢點錢,給程巖買一份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