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閃一閃亮晶晶快到機場了
一閃一閃亮晶晶你怎么這么早就到了
一閃一閃亮晶晶你不是今晚七點的飛機嗎
觀星者嗯,前天航司打電話說,我們那趟航班因為人數不多臨時取消了,直接給我們合并到另一趟航班了。
觀星者所以比計劃時間要早三個小時。
一閃一閃亮晶晶
觀星者我想早些就早些吧,到那邊剛好是下午。
觀星者怎么了
燦燦那邊久久沒有說話,過了幾分鐘才發來一句話。
一閃一閃亮晶晶沒什么,就是發現我剛入坑的電視劇好像要be了眼淚
觀星者
明明她們在聊接下來的旅程,燦燦突然說了句風馬牛不相及的話,郝夢正要追問,忽然身下的車子慢了下來不知不覺間,他們已經到機場了。
顧啟明在電影學院讀書時,不管哪個學院的學生,都有一門劇本創作理論的必修課。不論你是導演、攝影還是演員,都要對劇本創作有基礎了解,這樣你才明白,什么是好劇本,什么又是爛俗的橋段。
但俗話說,爛梗惹人愛君不見越是惡俗狗血的橋段,越是浮夸極端的人設,越容易引發觀眾的討論和共鳴。
其中有個被編劇寫爛的橋段,顧啟明一直覺得有些好笑。
他和同學們戲稱其為“趕不上橋段”。
所謂“趕不上橋段”,就是主人公總是在關鍵時刻,因為遲到,錯過和關鍵人物相見的最后一面。
被欺負的可憐女主趕不上面試,于是錯過翻身的機會;回頭的浪子趕不上去醫院探望重病的爺爺,于是錯過告別的機會;落魄的偵探趕不上救下受害者,于是錯過抓住真兇的機會
作為導演,顧啟明一方面覺得這樣的遲到太過“人為”、太過“虛假”,但另一方面,他深知電影正是通過這樣一次又一次遺憾,才能推動故事前行。
遲到的過程,可以塑造各種笑料百出的“攪局者”;遲到后,主人公的懊悔會讓觀眾代入感情,一起懊惱傷心;最恰當的處理方式,莫過于在主角遲到后,緊接著塑造一個劇情轉折,讓主角從困境里“轉危為安”
趕不上面試的女主,突然發現,自己在面試途中幫助的丟錢包老阿姨,是霸道總裁的母親;
趕不上見親人的浪子,突然得知,爺爺給他留下了一封告別信,信中稱贊他是一個好孩子;
趕不上救下受害者的偵探,突然察覺,受害者在臨死前其實留下了線索,能幫他抓到真兇
按照如此的“劇情低谷轉折高chao大歡喜結局”的設置,那么當男主發現自己趕不上女主的飛機后,他應該在機場門口失聲痛哭,懊惱追悔;就在他淚流滿面之時,提著行李箱的女主忽然出現在他面前原來,女主的航班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