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內就要從無到有拍出一部十分鐘的短片,就算是學生作業也沒有這么倉促的。除了拍攝之外,前期工作也有很多,定劇本,圍讀會,看場地,畫分鏡,租設備后期則要配樂,配音,定剪
實際拍攝滿打滿算只剩下三天。拍攝的三天中,顧啟明幾乎沒有睡覺,全靠咖啡續命。
長時間的缺乏睡眠讓他的腦袋里像是有小刀在一下一下刮他的神經,又像是有個大錘在拼命地重擊他的太陽穴。他頭痛欲裂,但越是頭疼,他整個人越是出奇的清醒。
他極高效的指揮著整個團隊運作著,整個劇組里都是他非常信任的伙伴,劇組像是一個由無數精密零件組合在一起的汽車,在飛速的向前奔跑著。
顧啟明作為這輛汽車的駕駛者,除了要握緊方向盤和控制油門以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注意無處不在的攝像頭
節目組排了一組小隊跟著他,記錄下“導演”這個職業的一舉一動。
顧啟明向來是坐在監控器后的注視者,而這一次,他成為了被注視的那個人了。
這是一種格外新奇,也是一種格外煩躁的感覺。作為導演,難免會有情緒激動之時,軟綿綿、說話客氣的導演并不能受到尊重,必須有足夠魄力才鎮得住場子。
但是因為身旁有攝像團隊24小時跟隨,他連臟話都不能說,只能一直低氣壓板著臉,表情格外嚴肅;若是有哪個工作人員掉鏈子,他就把對方叫到面前,也不說重話,就冷冷的、淡淡的一瞥,就足夠給對方帶去壓力了。
沒想到,這樣誤打誤撞的,居然給他吸了不少粉。
導演起跑線采取錄播制,節目的節奏非常快,每周日正片上線,一期正片里會有四位導演的作品和現場點評;周五會提前放出各位導演的片場花絮,作為預熱。顧啟明那期個人花絮剛一放出來,點擊率就沖到了最高,甚至一度蓋過了正片的彈幕數量。
“我懺悔,我不是來看電影的,我是來看導演的”
“嗚嗚嗚顧導你也瞪我叭,我衣服已經脫光了”
“顧啟明話好少啊,其他導演都在片場吼人,就他不怎么說話,但是威懾力十足。”
“原來一部電影是這么拍出來的啊,我還以為導演只要動動嘴就行了。”
“真是不容易,在缺演員的情況下這么快就攢了一個團隊,配合的還這么好。”
“有預感,這個短片絕對會是全場最佳”
“當初拒絕顧啟明的幾個演員要后悔死了吧,看了其他的片場花絮,都沒這個有條理。”
“演員也沒辦法,還不是某大前輩不要臉”
“有一說一,徐新峰這是和顧啟明撕破臉了吧,一點也不裝了,在節目上就這么嗆起來了”
“呵呵,你兒子被打了,你能不一肚子火”
網上的紛紛擾擾顧啟明根本沒在意。他每天只專心拍片、剪片、然后等著觀眾的檢閱。
賽制還算公平,除了五位導師以外,每次展演時現場還有一百位大眾評審團進行投票。徐新峰又不能只手遮天,強迫所有觀眾都不投給顧啟明。
短片提交后,顧啟明顧不得別的,一頭栽倒在滿是狗毛的沙發上,睡了個昏天黑地。
因為他睡得太死了,中途狗過來聞了聞他,確定他還有呼吸,狗才放心的去吃狗糧。
顧啟明是被食物的香氣喚醒的。
他睜開眼睛時,就看到他的師兄兼他的房東,正抱著一碗鴨血粉絲湯席地而坐,吃得噴香。
細細的粉絲浸在清亮的湯汁里,鴨血和鴨雜處理得干干凈凈,沒有一點腥氣。這家鴨血粉絲湯格外正宗,從金陵開到京城,連鎖店到處都是。
之前顧啟明去金陵拍戲時,就經常吃這家的鴨血粉絲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