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有一年姑姑謝春娟從城里回來探親,一眼就看中了還不到十歲的謝為民。因為姑姑和姑父一直都沒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就有意想要過繼哥哥家這個最小的老四當兒子。
一開始謝為民的父母沒有同意,雖然說家里條件不好,可孩子好歹也是自己辛苦生養的,怎么可能說送人就送人呢
可隨后姑姑謝春娟就拿出了殺手锏,說是只要哥哥嫂子同意,自己愿意出十萬塊的補償金十萬塊對于謝為民的原生家庭來說可以算是一筆巨款了,于是他的親生父母根本就沒做太多考慮,直接就同意了姑姑的這個建議。
讓謝為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就在他和姑姑離開家的時候,姑姑卻表情嘲諷的對他說道,“你應該感謝我帶你離開這個家,你的父母和你的哥哥姐姐們這一輩子都只能困在這個小地方走不出去因為他們目光短淺還唯利是圖,當年要不是為了幾萬塊的彩禮能把我嫁給一個比我大十幾歲的男人嗎”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謝為民才知道原來當年姑姑在嫁給現在的姑夫之前曾經嫁過人,可惜那個男人婚后不久就出車禍死了,所以姑姑后來才嫁給了現在的姑父。
如今的姑父雖說也比姑姑大很多,可他卻是城里一所中學的校長,家里有錢有勢不說,還和姑姑一樣瞧不起謝為民的親生父母。認為他們為了錢竟然連賣兒子這種事情都能干得出來,實在是見錢眼開到了極點,這種人根本就不配為人父母
謝為民本以為自己有了新的爸爸媽媽,以后的日子肯定會比在家里時好過很多,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姑姑雖然領養了他,可卻時時刻刻瞧不起他的出身,只要他犯一點錯,姑姑就會像看垃圾一樣的看著自己。
姑父就更不用說了,動不動就拿謝為民的出身敲打他,說什么你現在已經是城里的孩子了,要改掉農村人的陋習,否則你永遠都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城里人記住,因為你骨子里頭流著農村人的血,所以就要比別人更加努力學習,否則永遠都會讓人瞧不起你
袁牧野聽到這里心下一陣惡寒,一個只有十歲的孩子,每天都要承受著這些惡言惡語,謝為民的姑姑哪里是想養兒子啊,這分明就是養了一個向哥哥嫂嫂復仇的靶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心里不扭曲才是奇跡呢
后來隨著謝為民慢慢長大,他漸漸明白了姑姑家收養自己的真相,為了能讓自己活得舒服一點,他只能拼了命的活成“別人家孩子”的樣子。
即便是如此,可在外人當著姑姑姑父的面夸獎謝為民的時候,他們兩口子眼神中的那種鄙夷之色依然呼之欲出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謝為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不論自己變得多么優秀,姑姑姑父對他的固有偏見也永遠不會改變。
十多年后,姑父因為一場突發急病去世了,姑姑則繼承了姑父家的所有遺產,可她對謝為民的掌控欲卻也因此越發的強烈了
不過那個時候的謝為民已經長大了,他在目睹了姑父的死亡之后漸漸想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只有死亡才能徹底擺脫別人對自己的束縛,但是死的那個人絕不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