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式兩份的合同寫完,給他們雙方各自通讀了全文。
筆墨等物品收拾妥當,秦向儒才面色鄭重的對他們說道“你們已經在籌劃著,正經做生意了,沒個賬房怎么行我來幫你們吧。我一定能做到不偏袒任何一方,賬面絕對公正。幾位意下如何”
顧天成看向袁冬初,這個事他之前就勸過秦向儒,最好還是爭得秦向儒父親的同意,再談這事兒。
現在情況有點不一樣,起碼他們已經正經開展事務了。不像過去,秦向儒需要混跡在一干苦力當中,所做事情連個像樣的說法都沒有。
但大戶人家、還是曾經的官宦之家的子弟,給一個小船行做賬房,說出去還是不好聽,不知秦向儒的父親是否介意。
他還是原來的意思,現在只看袁冬初是否答應了。這姑娘的想法和其他女孩子不太一樣,但很值得采納。
他也看出來了,袁家的事,袁冬初能做一半主。
至于那另一半,袁冬初也有本事勸的袁長河和她一個意思。
袁冬初這邊,并不抵觸秦向儒和他們一起做事。
大宅子里多的是亂七八糟的傾軋,秦向儒只是個庶出子,生母還是個一直沒轉正的通房,想來他在家里的處境也不怎么樣。
不過,那是和嫡出的兄弟姐妹們相比,如果比尋常百姓家的孩子,卻是要強很多了。
如果不存著爭家產、爭地位的心,湊合一輩子吃飽穿暖,應該不成問題。
現在只看秦向儒是怎么回事,怎么就三番四次的要背著家人出來做事。而且還不計較身份和所處環境的那種,和一干苦哈哈的扛活兒的混一堆兒。
“秦公子是大戶人家出身,你過的日子,我們這些窮家小戶出身的人,羨慕都羨慕不來。怎么秦公子這么想不開,硬是要和我們這幫窮人為伍的”袁冬初問道。
秦向儒性格是有些軟,卻不扭捏。
這里沒外人,他開口也痛快“新朝建立,父親不但沒了官職,為了一家人能夠安全回鄉,也是舍棄了大量家財。如今,家里財產本就不多,我們兄弟又都讀書不成”
說到這里秦向儒面露慚愧之色,“我也曾努力過,卻實在不開竅。讀書講究博聞強記,博文我倒是一直在努力,讀了很多書。
可是強記,卻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好。那些圣賢典籍,除了一些特別感興趣的能記住內容,其他的,即使很用心了,也做不到一字不漏的倒背如流唉”
秦向儒長嘆一聲,做了結尾“我二弟、三弟都是嫡出,家里本就沒多少錢財,我總得做些什么。等著家里養,以后拖家帶口的,總有一天,家里會撐不下去。”
這番話說的,雖然袁長河和顧天成沒有感同身受,卻也心有戚戚,大家子弟的日子,也不見得個個都好過。
再看袁冬初,倒是面帶微笑,還有興趣調侃“秦公子也是好男兒的典范了哈。早早的就開始想轍,沒想著去和兄弟相爭,反倒要憑自己的本事吃飯,挺難得的嘛。”
顧天成暗地里撇嘴,這話的內容好像還不錯,可妹子你這表情和語氣,怎么看著很有些幸災樂禍的樣子呢
接下來,袁冬初話鋒一轉,問道“只不過,聽秦公子說,你也是讀了很多書的。這等學識,別說在易水縣,就是去通州,找個大商行做賬房,應該也沒問題。你干嘛要往苦力堆里混”
是啊,為什么袁長河和顧天成都目光灼灼的看向秦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