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波躺在宿舍的床上輾轉難眠。他當然知道李東海絕不可能和他一分開就徑直回家。他一定還會繼續跟著他、悄悄觀察他。所以和李東海從風滿樓分開不是這場談判的結束,而是下半場的開始。
他故意裝作是陳洪強打給他的、故意以醉酒的樣子和陳洪強說話,他知道陳洪強聽到他說喝多了一定會來接他,而羅毅站在廠門口,是他意料之外的,羅毅哥還那么自然地上來扶他,更是他沒想到的,但是,他想到了李東海一定在廠區外的馬路上盯梢他。
別人都夸唐海波腦子好,其實沒人知道,他最好的是視力。不管在良家寨還是在林新,為了省電費,燈光都很微弱,所以但凡讀了點書的孩子,幾乎或多或少都有些近視,有的書沒讀幾年,眼睛已經很近視了。可怕的是,在農村,大人不會留意孩子、孩子自己也不知道看不見是不正常的,就這么稀里糊涂的,好多人都是出來做事了,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個近視眼。
林新縣城的眼鏡店生意很好,去的都是年輕人,而且是早就發現自己看不清但家里沒有條件配眼鏡的年輕人。連紅燕都有一只眼睛三百、一只眼睛三百五十度的近視,而書讀得最多的唐海波,每次學校體檢都是一點五,不管他在太陽下看書、昏暗的燈光下看書、躺著看、邊走邊看,反正眼睛就是不壞。
他能看到李東海的車子遠遠地跟在他身后,不是因為他后腦勺有眼睛,而是他的心里有眼睛。他猜得到李東海在想什么、大概會怎樣做,當他看到李東海的車真的一直尾隨,心里就有了七八分把握,他的戲是演給李東海看的,沒想到還見機行事地變成了演給羅毅看他知道羅毅一定也認出來了工廠正門面對的馬路邊那輛風騷的進口豪車。
李東海為人處事沒得說,真的算很低調了,尤其是他對老婆的好簡直傳為佳話,但是這個人有個特點,喜歡換車,什么車潮換什么車,這就讓他的出沒想低調都不行。但是作為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李東海,早已忘了他坐在那樣的車里不適合玩任何跟蹤游戲。當然,這個說明了他并不是個老謀深算的主,平時也鮮少做這種事。
但是,他的車停在了羅毅工廠不遠處,而且那個角度顯而易見就是沖著觀察廠里狀況的,他那個行進方向又明顯是跟著陳洪強接唐海波的車的,你說他能沖著誰來呢
沖著陳洪強是不大可能的,因為陳洪強根本藏不住事,尤其是對羅毅藏不住事。就比如剛才吧,本來是羅毅難得這個時間在工廠,叫了洪強和幾個核心人物一起到工廠飯堂包間吃個火鍋、喝喝酒、增強一下凝聚力,洪強突然接到海波的電話,立刻站起來,把車鑰匙套在大拇指上轉著圈,瀟灑地說“是唐海波回來了,不知誰請他吃飯,喝多了,現在在馬路邊上說胡話呢,我去接一接他。”
對陳洪強這樣的人,根本用不著暗中盯梢,你要說的話面對面告訴他,他立刻全身的細胞都在直白地告訴你他的想法。
羅毅斷定這個時候了,李東海能在我的工廠門口出現,目標只有一個人唐海波。
但是他為什么會對唐海波這么感興趣他從這個小伙子身上在尋找什么價值羅毅羅毅不由得警覺起來。
羅毅當然不是傻子,他離開李東海本身就是在宣告一種態度我不想和你綁在一起玩了的態度。盡管兩個人真的算是特別好聚好散,但是羅毅心里清楚得很,李東海多少都對他有些責怪。再豁達的人,也不能接受昔日部下離我而去、另立的山頭比我的山頭還高。而且加一這個客戶,的確是在李東海的工廠認識的,雖然沒有直接競爭關系,但的確是因為羅毅的離開,直接導致李東海那里沒有合適的人接上對客戶的服務,燈具的廠那么多,規模大的也有不少,這個空檔一出,加一直接被挖走,這的確是羅毅無法左右的事情,但是他也理解,李東海肯定會為此很不高興。
那李東海盯著唐海波干什么海波還只是個孩子,他確實聰明、肯干,但是他和李東海完全不是一路人連我這樣社會閱歷豐富、那么能屈能伸的人,和李東海都理念不合,唐海波一個渾身書生氣、說起話來慢條斯理甚至有些靦腆的小男孩,能為李東海做什么呢也許再過個年唐海波有足夠的社會經驗了,他可以成為李東海的骨干,但現在,他還是稚嫩的,在培育期,而不是收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