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長了知曉內情的人也不敢在這件事上多嘴,便是連討論都不敢。
永璽帝有六個皇子,三個公主,他早年立了皇后嫡子為皇太子,這本是名正言順的事情。
哪曾想太子能力一般野心卻不小
居然敢在永璽帝出宮狩獵的時候動手腳,妄想趁亂制造永璽帝意外身亡的把戲,好早些登上皇位。
永璽帝也的確墜馬了,還中了一箭,可他卻沒有當場駕崩,反而被鎮國公府的世子給救了。
據說墜馬時鎮國公世子墊在地上給了永璽帝一個緩沖。
就這樣永璽帝撿回了一條命,對于鎮國公世子的救命之恩永璽帝自然是選擇重賞
而太子那些把戲自然是不夠看的,雖然永璽帝中的那支箭沒有太子的標記,可永璽帝是什么人
事后一查便查出了太子有問題,天家最不缺的便是忌憚與疑心,后來太子被廢,連帶著皇后都受了牽連。
本以為永璽帝大張旗鼓的整治了太子的事情以后便恢復了,哪曾想這才半年的時間都不到,他的身體便再次急轉直下。
在他病危的時候活動最頻繁的莫過于他的幾個兒子了。
皇位的吸引力太大了,誰都不想在這個緊要關頭落下了。
于是幾個皇子都爭著搶著在永璽帝榻前侍奉。
可永璽帝清醒的時候看見榻前的幾個兒子便頭疼,不免會想這幾個兒子會不會像太子一樣存了旁的心思。
可他自知時日無多,這天下他終將是要交出去的,無外乎就是在他這個幾個兒子里面挑選一個能堪大任的罷了。
難不成他還能越過自己的兒子讓給異姓人
這顯然是不現實的,他也沒這種大公無私的想法。
于是他只能認認真真的打量起自己的這些兒子們。
大皇子陽義為人木訥,素來不討永璽帝的喜歡。
二皇子陽鍶便是皇太子,也是皇后嫡子,此刻他早就被囚禁起來了,自然不在考慮之內。
三皇子陽慕倒是聰穎,他生母賢妃更是出自鎮國公府,加上鎮國公世子救駕有功,永璽帝便多看了陽慕幾眼。
四皇子陽遂也是皇后所出,因著太子的事情他也不在考慮之內了。
至于五皇子和六皇子尚且年幼,不過八九歲的年紀,永璽帝即便是病糊涂了也不至于選個稚兒繼承他的江山。
在永璽帝意識尚還清醒的時候他便擬旨傳位于三皇子陽慕,彼時陽慕二十一歲,怎么看他都是最適合的下一任帝王。
永璽帝終是沒能熬過那個冬天,哪怕他有再多舍不下也由不得他了。
開春的時候新帝即位,大赦天下,年號長恒。
新帝即位之后并沒有像前朝那樣鏟除異己,反而將其余幾個兄弟都封了王,至此無人不稱贊這位新帝仁慈。
陽慕這位新帝在世人眼中那就是好命的典型,誰說不是呢
明明他生母賢妃不怎么得寵,他又行三,怎么看那九五之尊的位置都和他沒什么關系。
呵,可偏偏這個時候太子自己作死給他人做了嫁衣,連累皇后和四皇子都遭了殃。
這樣一來非嫡非長的三皇子陽慕居然就有了出頭之日
現如今不管原本有多少人心思各異,在陽慕登基之后都認清了現實。
局勢已然明朗,朝中自然也要重新洗牌。
原本鎮國公府便備受矚目,如今登上皇位的又是賢妃所出的三皇子陽慕,賢妃出自鎮國公府,這樣一來還有人不知道鎮國公府的重要性嗎
正是因為知曉才會更加艷羨和敬畏
畢竟誰不想自己的家族有朝一日也能達到那樣的高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