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嘩然,聚過來的人越來越多。
臨淄現在什么都不多,士子最多,士子們也圍過來,有人高聲問“考試便能做官,這豈不是太兒戲了難道文章做的好,就能當個好官嗎”
“正是有些人做得錦繡文章,卻當不得好官”
雇員立刻說“我又不懂這個,但用了那么多年,應當是好用的吧不然你們說怎么選”
士子們嘰嘰喳喳地說起來,最后都承認,考試做官,似乎也不失為一個好法子。
雇員又說“若是不科舉,誰知道你識不識字,有沒有讀過書,知不知道道理更何況考試嘛,總是要考考怎么當官,怎么治民,謝謝國策。”
“而且當官是五年一任,各地官員都不能在一個地方待太久,以免拉幫結派,不聽天子號令。”
士子們又討論起來“這倒是個好主意,我看陳國今日之禍,便是世家勢大。”
“哎,陳侯雖是個好人,奈何沒有鐵血手腕,管不住。”
“如果用上了這個法子,說不定能治此頑疾。”
“看來到陳國是對了,這是陳國的選官的新法子嗎”有新擠來的士子問道。
他們雖然來了臨淄,但“相國”已經不見人了,他們沒有晉升路子,原本都打算走了,這時聽見科舉,還以為自己又有了希望。
早來的士子說“可不是這么回事,是這位大哥在說話本里的故事。”
“也不知是誰編的,真是有模有樣。”
雇員哭笑不得,好像自從他說自己是從別的小世界來的人以后,他們就默認他在講故事了,根本不信他說的是真的。
“不知仙人是真是假,我聽人說,陳國相國便是仙人。”
“若真有神仙,為何不去魏國魏國可是如今傲視周室天下第一大國。”
百姓們不滿意了“你這小子什么意思我陳國哪里不好我陳國人杰地靈,仙人這才愿意來我陳國落腳,你是魏人吧魏國那么好,你如何要到陳國來”
那士子臉有些紅,但卻不愿意示弱,只說“我不過是游閱列國,又不是來陳國為官的,我可不愿意當官”
別的士子“”
哦,他們都忘了,他們應該表現的不想當官才對。
不過他們憋了一會兒,還是憋不住問“這科舉的法子,陳國會用嗎”
“若是能用,什么時候考是只靠一次還是考幾次要考什么怎么才算考上了考上了能當什么官”
一時之間,臨淄城內轟轟烈烈的討論起了科舉是什么,科舉可不可行。
世家倒是反對可他們現在沒什么精力去朝陳侯施壓。
誰也想不到,鄭家的事竟然那么容易就被解決了。
鄭氏主支,成年男丁盡皆斬首,未婚男女罰沒入宮,幼兒作為侍童暫時養在宮內。
至于分支陳侯并沒有清算,反而是告訴鄭氏分支的人,鄭氏家主,人人可做,只要忠于自己,必能回到臨淄,重拾鄭氏榮耀。
簡單來說就是,鄭氏主支不好,但你們都是好的,只要你們愿意對我忠誠,我還是愿意對你們展開懷抱的。
分支的人幾乎是立刻信了。
他們不是不知道這是陳侯分化他們的手段,可是回臨淄的誘惑實在太大了。
而且陳侯這些話天下皆知,他們也不怕陳侯出爾反爾。
于是分支之間互相爭斗,并且忙著給陳侯送禮也沒把葉舟忘了。
有世家派人去訓斥他們“君上如此待你鄭氏,你們不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