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里燃著蠟燭,在昏黃跳躍的火光中,年邁的地精從廚房里端出一盤面包和烹制好的肉湯,香味很快充盈了整個屋子,隨著一聲“吃飯了”,孩子們從各個房間跑出來。
他們穿著簡陋的粗布衣服,赤著腳,歡呼著跑出來,不等長輩說話就圍著桌子坐好。
桌子是矮人們自己重新打的,原本屋子里的桌子太小,只能容納最多五個人用餐。
而老矮人們要照顧的孩子太多,只能把原本的桌子換出去,自己買了一套工具,重新打了桌椅。
“有肉湯”孩子們雀躍的看著被端上桌的一罐湯,手里都捧著自己的木碗。
老邁的矮人一勺勺的給孩子打著湯,雖然是肉湯,湯面上也漂浮著油花,但用來熬湯的只有一塊帶肉的大骨頭,被從中間劈開,里面的骨髓融進湯里,也是一種難得的美味。
他們在山上并沒有太多的烹飪方法,除了烤就是煮,鹽都經常不夠,更別提其它調味品了,所以吃飯對他們來說并不是件多么享受的事。
直到來到了這兒,比起地精,最先來的矮人們除了一部分年輕人學習種地以外,老人們都在學習制作各種醬料,他們不僅買了醬油,還買了制作醬油的方子。
打來的獵物除了做成熏肉之外,他們也會做成肉松,用罐子封存起來。
至于咸肉因為要用的鹽太多,矮人們還是舍不得。
畢竟在這個時候,鹽是可以當錢用的,是硬通貨。
“慢慢吃”老矮人看著孩子們往嘴里“倒”肉湯的樣子,擔心的吼了一聲。
不過孩子們根本沒聽見,他們只知道肉湯好喝,面包也好吃。
所有人都吃飽喝足了,老人們才重新打了肉湯和面包坐在一起吃,他們每個人打到的分量和孩子們一樣,矮人和地精不同,地精是越老越值錢,連族長都是最年邁的女性。
但矮人的族長卻是族群里最強壯的那一個。
矮人的生活策略和地精完全不同,地精需要不斷遷移,在每個野獸遷徙的時間避開野獸的經過路線,地精打獵,但也采集,加上不斷遷徙,所以他們即便沒有圈養牲畜,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能跟游牧沾上一點邊。
但矮人不是,矮人比地精結實,比地精強壯,他們可以完全靠打獵維生。
所以矮人的領導者,必須是打獵時能指揮族人,甚至充當主力的壯年矮人。
在這種前提下,所有資源必須朝壯年矮人傾斜,老人和孩子其實在族群里并不怎么能吃飽。
直到來了這兒,老人和孩子們總算可以填飽肚子了,只是因為習慣,老人們分餐時,自己吃的分量跟孩子們的依舊一樣,這種習慣或許還會延續很長時間。
“阿媽。”年幼的孩子們在老人吃過飯后圍住了他們。
孩子們手里都拿著自己的玩具,有木雕的小木馬,又或是大人們從超市買來的布偶。
被圍住的老人笑了笑,只能清了清嗓子說“坐好。”
孩子們立刻找地方坐下,抬頭看著老人,等著老人講故事。
有孩子在講故事前問“阿媽,媽媽和爸爸今晚不回來嗎”
老人笑著說“今晚他們要住在山上。”
雖然才搬來小鎮里一個多月,但對孩子們來說,山上的生活已經離他們很遠了。
還在山上的時候,孩子們都住在一個洞穴里,父母會為他們打造一扇堅固的木門,以此來阻擋野獸。
但山洞是潮濕的,孩子們的身上經常會起小疹子,還會被藏匿在石縫中的蟲子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