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里圈養的牲畜并不多,豬養了十幾頭,但因為沒有加工過飼料,豬長得不快,也沒有科學的飼養方法,所以至今為止,這些豬還沒有開始生產,沒有新的豬仔,養大的豬也沒人愿意宰。
雞鴨倒是有,但是繁殖速度也慢,母雞和母鴨都得留著,公雞公鴨的數量又少,哪怕全宰了,也不夠整個基地一人一口。
最大的問題還是改良后的玻璃罩不夠,就算基地真的會搞繁殖,沒有玻璃罩,多出來的雞鴨和豬,在陽光的暴曬下都得死。
“怎么不把它們養在屋子里”葉舟問。
楊月在旁邊解釋“養過,但它們進了室內就不怎么下蛋了。”
葉舟有些奇怪,他還沒聽說過雞鴨在室內不下蛋的,要真是這樣,他所在位面的養雞廠還怎么盈利養跑山雞的還是少數。
“我們也不清楚是為什么。”楊月,“聽說別的基地有人在研究,但估計也研究不出個所以然來。”
“玻璃罩你們是找人買的”葉舟,“現在還有人能生產”
276基地現在手工業都不發達,雖然有電,實際上還是農業為主,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工廠和流水線,但這種能調節陽光的玻璃罩顯然不是以農業手工業為主的基地能弄出來的。
尖端科技在這里還有生存發展的土壤
鄒鳴解釋道“有,但很少,得花不少錢。”
鋼鐵在這里只要暴露在陽光空氣中都會被腐蝕。
所以玻璃罩的高價在鄒鳴看來不算貴,甚至可以算是便宜,起碼買得起。
葉舟嘆了口氣“想在這里搞工業化太難了。”
“但也不是沒有可能。”
“只是要弄,就只能依靠超市的系統。”葉舟和鄒鳴到一邊去商量,“一旦系統沒了,背靠系統的工業體系就會瞬間分崩析離,這里沒有原材料,找不到礦石,水資源都有限,風力資源就能別說了,只有太陽能倒是取之不竭。”
但太陽能有用處的地方不太多,電力倒是可以,但本身不能轉化為實體資源。
鄒鳴“我想過,所以不準備用系統里除開農作物以外的東西。”
“必須要我們自己發展才行,總能找到資源和辦法。”
既然人類活到了現在,那就沒有走上絕路。
或許有一天天降甘霖,樹木再次煥發生機了呢
葉舟覺得鄒鳴的想法很對,依靠外來的力量總歸不會長久。
“先把分店開起來吧。”葉舟,“給他們改善一下伙食。”
說干就干,鄒鳴很快就點了一對人修建分店,都是年輕力壯的小伙子,說是搭建,其實就是把現成的一棟小樓改一改,葉舟這邊出材料。
三層小樓,玻璃油漆包括工具都是葉舟,他倒是想花錢找鄒鳴買,好歹給基地創點收,但他想花錢都花不出去。
還是鄒鳴安慰他,告訴他現在基地能填飽居民的肚子就不錯了。
不需要打地基,也不需要壘磚,只是給小樓重新上漆,把貨架和收銀臺擺上就能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