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知出了什么事故,就在大卡車開到橋梁中央時,突然失控,撞到對面疾馳而來的幾輛車,其中一輛的司機和副駕駛位的人雙雙死亡,聽說是被河柳粗硬的根莖穿進眼睛,將頭顱整個拔起來扔出汽車外。
行人說大型車禍,太慘了。
還有人說死去的人好像是什么大人物,剛結束重大會議回來。
他們嬉笑該不會是市長是他決定鏟除河柳的,這就是河柳的報復哈哈哈話說回來,河柳不是民俗里出了名的鬼樹嗎好陰的,這附近經常有失蹤案發生,說不定就是被河柳給吃了。
我內心茫然地離開,不知不覺走到河岸,望著對面原本種著河柳的位置,此刻變成一個巨大洞坑,被黃色的警戒帶圈出來,突然笑了。
沉甸甸的情緒一下子煙消云散。”
如果說縛日羅的故事是靈異元素大于懸疑,那么短發女就是反過來的懸疑元素大于靈異。
縛日羅的故事里,主角下機場遇見老女人是因,抵達朋友家、被涂尸泥,差點當了朋友的替死鬼,到逃跑時再見老女人,得到老女人的道謝是果。
這里其實還有另一條因果線,主角不敬巫師和死者,同樣會被記仇,即使不被朋友當成替死鬼,死者和巫師也會找到他,并順勢找到朋友。
而誤打誤撞幫助死者的主角,因此化解他不敬的罪責。
這是從主角的角度分析出來的兩條因果線,如果從巫師和死者那邊分析,也是邏輯自洽的因果線。
其次是朋友。
結合主角和朋友、司機的對話,以及女巫師的道謝可以推測涂抹的尸泥來自于女巫師背著的那具干尸,很可能是照片里的女性,因為主角在照片里看到女孩的手指,估計是看到那枚戴在干尸手指上的銀戒。
巫師帶死者回家,可朋友明顯心中有愧,便將極可能屬于死者的尸泥涂抹在主角臉上,試圖把他當成替死鬼,這里是因。
可惜陰差陽錯,反而讓死者順利找到朋友家,這是果。
死者的死亡跟朋友有關系是因,回來找他是果。
巫師滿臉褶皺是巫術反噬的結果,說明她要么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巫師,巫術使用過多而反噬次數累積可觀,要么她和死者關系匪淺,為了替死者報仇而強行使用禁忌巫術導致可怕的反噬。
當然巫師這條線各種推測都行,畢竟信息不多,只要因果成一條循環線,邏輯自洽就行。
岑今仔細分析完,一瞬間為縛日羅縝密的邏輯感到悚然,他的故事其實簡單,相對于懸疑和靈異都不清不楚的恐怖故事,他這故事并不算可怕。
非常容易推測出一條完整的故事線,真正可怕在于切題。
一個簡單的故事里,出現好幾條邏輯自洽的因果線,而且里面出現的每個主要人物都有一條或兩條自洽因果線,無論推測走向哪一邊,因果邏輯都可以閉合。
思維真的很縝密,他的故事不在于本身的精彩,而在于切題。
這讓岑今十分好奇縛日羅的身份到底是什么。
除了他,其他三個故事里都會告知主角的職業,只有縛日羅藏得很深,目前只能猜測他或許是一個學生。
同樣的,縛日羅的故事里也留有未解的疑惑,比如棺材的作用,棺材上的d字以及車上兩個佛僧,他被棺材的影子籠罩的時候到底有沒有中邪。
既然尸泥不是祈福之用,那么主角是否還會中邪
表面上來看,他的故事跟前兩個故事沒有交匯,但是縛日羅最后特意強調棺材正面刻著d,而帽子少年瞬間變臉,岑今便猜測交匯點在于此處。
棺材正面一般刻壽、奠等字,千島之國的棺材不同于華夏,但他們主要信仰婆羅多教,也有小部分僧侶信仰佛教,所以棺材正面的d或許對應第一個故事里的拘尸那羅。
岑今皺眉,這交匯有點牽強,應該還有其他深意。
如果能知道拘尸那羅的意思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