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趙棟雖然是大魏的駙馬,卻更喜歡整日與兵卒在一處吃喝。當時他得了幾匹烈馬,便帶著幾個騎術了得的好手馴馬。
那時馴馬的操場上,引來了當地的孩童貼著柵欄圍觀。其中一個少年看著那些好手被顛落下馬,居然出言恥笑難怪大魏丟掉了北地二十州。軍營里都是這樣的酒囊飯袋,還不如回家奶孩子去
手下被這楞頭小兒激怒,反問他敢訓這野馬嗎
那少年雖只十二三歲的樣子,毫不畏懼,利落爬上柵欄,入了場子后,真的翻身上馬去了。
接下來,趙棟看到的是一個騎術高超的孩子,像個機敏的小猴子一般,緊緊貼附馬背之上,將最烈的一匹野馬累得精疲力盡。
最后烈馬沒了脾氣,乖乖馱著少年在操場上圍跑
趙棟當時看著那神采飛揚,桀驁不馴的孩子驚為天人,直覺這少年膽識了得,為可塑之才。后來他才知,這孩子居然是先帝的孫輩北鎮王的兒子。
雖然遺憾不能將一個少年英才招在麾下,可是這么多年過去了,趙棟一直對這位皇族后裔寄予厚望。
沒想到不到十年過去,曾經膽識過人的英姿少年竟然也感染了京城的靡靡之風,作出涂抹水粉的陰柔之舉。
這兩年趙棟也時不時戍邊離京,來不及跟這韓世子深聊。今日總算得了機會,他有些話要同韓臨風講。
相比于那些從小就養廢了的公子哥,這個曾經傲立馬上的少年墮落如斯,才叫趙棟最痛心疾首。
所以雖知希望渺茫,趙棟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勸醒這孩子,莫要再跟郭偃之流為伍,一味荒蕪了人生。
當聽到趙棟提起他年少馴服野馬的往事。韓臨風只是無奈笑了笑“小時淘氣得沒邊,仗著自己練了幾天騎術,就做出如此不識好歹的事情。我父王后來知道了,用藤條狠狠責罰了我。從那以后,我連馬韁繩都沒碰過。”
趙棟皺眉,復又說道“若是世子喜歡,你可以來我軍營練習騎射。以你的天資”
還沒等趙棟說完,韓臨風微笑打斷了他的話“多謝駙馬盛情,只是我已非孩童,為何還要舞刀弄槍地打鬧如今太平盛世,駙馬您也不必太緊繃了心神對了,燕子湖上酒樓里的佳釀醉人,駙馬若有空,我愿帶著駙馬一起對湖暢飲”
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趙駙馬冷聲說了沒空,便轉身拂袖而去。
韓臨風臉上的笑意漸漸轉淡。他方才說的那些話也是半真半假。
最真的,就是挨罰的事情。
當年他在兵營出了風頭,回去與父王炫耀,卻被父王用藤條狠狠抽了三十多鞭子。
猶記得當年父王一邊抽打一邊怒喝“無知小兒,只一味逞強,卻不顧滿府上下百余口的性命我平日的話,你都當了耳旁風記住生在這梁州地界,吃喝玩樂沒人會管你,可你若生出龍鳳之心,想要彰顯才干,那還是趁早尋條深河,跳進去再重新投胎去吧”
那三十鞭子,全不留余力,若不是母親當時哭著撲在他身上承了幾鞭子,父王很有可能當場就抽死他了。
從那以后,他再未在人前騎馬,練習刀劍
等韓臨風回到王府書房時,慶陽再也忍不住,小聲道“小主公,您一向跟郭世子交好,為何今日卻”
他一直隨侍在韓臨風的身旁,眼看著小主公隱在角落,一顆石子快速擊中了郭世子的馬屁股。
小主公雖然不與郭偃是同樣的人,但是畢竟在一起吃喝玩樂甚久,并無口角,為何今日突然翻臉
韓臨風垂下眼眸,淡淡道“忍他甚久了,若只吃喝玩樂,倒也無傷大雅,沒想到他竟然起了侮辱良家之心,這樣的禍害無法無天,摔斷了腿,也能老實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