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戰事的臨近,人心惶惶。宗王妃倒是懶得理媳婦,再次跟她井水不犯河水。
倒不是因為宗王妃看落云順眼了,而是因為她之前派人去鳳尾村痛罵落云,最后反而打了自己的臉。
原來那新婦并非講究排場,而是一直替丈夫運糧做著掩護。當真相大白時,官眷家屬紛紛恭維她家有個賢惠的媳婦,若是再問難她,不是明擺著自己理虧,薄待兒媳婦嗎
那日她也算是跟兒子吵得有些翻臉。雖然事后也沒人找王妃來翻舊賬。可是兒子韓臨風對她變得冷漠的態度,還有新婦看她時得體的微笑,都讓宗王妃如鯁在喉,又不能暢言自己心里的委屈。
如此一來,她真是看都不愿再看蘇落云一眼。再說了韓臨風到底不是自己親生的,有那時間磋磨蘇落云,倒不如她早點給兒子韓逍尋一門相當的親事。
好在婆媳二人各自有要忙碌的事情,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相安無事。
而小叔子的詩畫社也起社了,那花園子里隔三岔五就有公子小姐的聚會,好不熱鬧。
落云自知俗人,當然不會去湊趣。
不過小叔子的風雅趣事沒進行幾次,就被王爺喝令叫停了。
用王爺的話講,現在都是什么形勢了周遭郡縣年齡適合的子弟全都被應征入伍了。
按著韓逍的年紀,也當入伍,現在他不過是仗著自己皇室子弟的身份,免了兵役,自然要低調些做人。
可他偏還呼朋引伴,弄什么詩社,若傳揚出去,豈不是激起民憤
于是引來鳳鳥為伴的詩畫社,就這么被王爺罵散架子了。
不過王府的花園子并沒有空閑下來。緊接著,隨著新任上將軍趙棟的到來,宗王妃又要忙著給上將軍準備接風洗塵宴了。
趙棟以前曾經來梁州駐過兵,不光見過年少的韓臨風,跟王爺夫婦也是見過的。只是那時,他還不是駙馬爺,王妃對一個兵頭子也不甚上心。
而如今趙棟不光是當朝駙馬,還是掌管梁州安危的上將軍,宗王妃再次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迎接京城貴客。
而之前沒能送給王昀夫婦的巴掌大的玉佛,又被王妃命人拿了出來,準備這次呈給趙棟作為見面禮。
當韓臨風在惠城接到了上將軍趙棟,陪著他一起來到梁州王府門口的時候,宗王妃才發現,從馬車上下來的竟然還有女眷。
雖然趙棟當初走得不聲不響,可漁陽公主竟然一路追攆過來,跟著趙棟一起來了梁州。
用漁陽公主的話講“大魏朝帶著夫人一起上戰場的比比皆是,我又不是第一個就算不能一直在前線作陪,可是挨著他近些,我也心安。”
漁陽公主驟然前來,鬧得宗王妃都沒大作準備,當下又是抖擻精神,吩咐丫鬟仆人,給漁陽公主的茶具換成那套不常用的胭脂紅紋盤花山河茶盞。
漁陽公主久不見故人,跟宗王妃客套寒暄了幾句后,便拉著蘇落云的手,親切上下打量了一番“久久不見你,怪是想得慌的這梁州凜冽的寒風,竟然沒有將你的皮膚吹粗糙,嬌艷更勝從前了”
蘇落云自是含笑與公主應答,一時間,宗王妃這個正經的女主人竟然冷了場子。
她以前就聽女兒說,落云在京城的府宅子里很是吃得開。
宗王妃原本還不信,如今一看,一向以矜持自傲著稱的漁陽公主,跟蘇落云當真是交情不錯,她有心插話,都插不上嘴。
不過閑聊了一會,漁陽公主對落云的衣服略微挑剔了一番“你袖子怎么修得這么窄回頭我給你拿些京城的布料子,你再重新做幾件。對了,別用當地的裁縫,就用我帶的,不然再好的布料子也要做土了。”
公主無心的一番話,再次讓宗王妃有些下不來臺。因為兒媳婦今日穿的衣裳,都是她找裁縫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