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沒錯,要是有足夠的盧采雞,我們辛苦點,一天做五百只不是問題”
向明點頭,有足夠數量的盧采雞,他們去做的話,付出的只是體力,辛苦一些倒沒什么,他不怕辛苦,可惜實在沒有那么多貨源,只能如此。
“向師傅,我想去盧采雞的養殖地看一看,不知道可不可以”
古爭站起身,又說了句,貨源緊張,不夠,那就想辦法增加貨源,即使增加不到一天五百,多一倍兩倍也好。
這邊的貨源多一些,古爭那邊就能多賣一些。
古爭能夠多賣,就有更多的人能夠吃到這種上等美食,將更好吃的美食推廣出去,也是古爭的職責,他的工作是美食評論,其中就有推廣美食的重任,古爭的文章不全是批判,稱贊的一樣有很多。
“當然可以,你想去我現在就能帶你去,離這不遠”
向明也起身,盧采雞和他們本來就是在一起,距離很近,養盧采雞的地方是一個小農場,在一個山腳下,養殖盧采雞的是個農戶,依山而養。
養殖場的環境不錯,還有幾名員工,他們的盧采雞除了向明這邊要之外,還有兩三個商戶在使用,若沒有這幾個商戶一直支持他們,這個養殖場早就倒閉了。
“和老板,這位是古爭古大師,杭城美食大賽第一名”
養殖場的老板姓何,和向明年紀差不多,他是子承父業,和向明繼承了師傅的產業一樣,兩人算是世交,關系很不錯,感情很好。
只是向明和其他人一樣,介紹古爭的時候,總是喜歡提起古爭之前的成績,杭城美食大賽第一名,是他目前最好的成績。
“古大師你好”
和老板不知道古爭來的用意,但還是很客氣的接待著。
“何老板,我剛才聽向師傅說,你這里的盧采雞產量并不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產量不高”
古爭開門見山,直接詢問。
要增加盧采雞的產量,只能在養殖場下手,首先就要弄明白他們為什么產量一直不高,如果是因為盧采雞非常難養,或者這里的環境只夠他們養這么多,別的地方又不行,那增加產量的想法就別想了。
就好像天面,王威王震兩兄弟也很想增加產量,可就那一塊地能出產,他們想增加也無能為力。
“產量不高,原因其實很簡單,一是資金,二是沒有那么多客戶”
何老板嘆了口氣,古爭心里則微微一松,不是特定原因就好,限制何老板產量的兩個原因,在他這則沒有任何問題。
資金,古爭有,現在店里每天有五十多萬營業額,利潤差不多有一半,一個月幾百萬的純利潤,投資入股絕對沒有任何問題,給足他們資金。
至于客戶,那就更簡單了,自己就是他們的客戶,大客戶。
“何老板,增加每天多五百只的產量,需要多少資金”
古爭再次問道,何老板則愣了下,每天五百只,這可不是個小數字,盧采雞的出籠時間可比普通的雞要長,飼料養的雞四五十天就能出籠,散養的雞兩三個月也長成了,他們的盧采雞,養成時間需要五個月。
正因為如此,他們的養雞成本才會大幅提升。
“每天增加五百只,我要增加數十名員工,還要增加雞食的貨源,只要有錢,芒碭山那邊有足夠的食料,不過這都需要大筆的錢,每天增加五百只,估計要增加兩百八十萬以上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