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鹽和水,石炊用的跟古爭一樣,至于他比古爭多的東西,分別是由蜀墟中出產,品級為普通的野雞、小香豬的豬肉和豬骨,還有一些姜蔥,一些枸杞和紅棗。
野雞、小香豬的骨和肉,古爭明白石炊是要用它們來吊湯。而姜和蔥,古爭看到后,則是暗暗一聲嘆息。
對于食材的好壞,一般人只能憑借經驗去判斷,不可能像古爭這樣,擁有判斷食材品級極為精準的器靈。石炊所用的姜和蔥,一個的品級是次等,另外一個的品級是低等
在主料是普通的情況下,像蔥姜這樣的輔料,品級是次等就可以,只要它處理得當,不僅不會拉低食物的口感,還能起到遮掩、增味之類的作用。
可如果食材的品級是普通,蔥姜類的輔料,品級只是低等,這就會多少起到一些反效果,用了還不如不用。
至于說枸杞和紅棗的等級,一個是次等,一個是普通,放這兩種東西在湯中,算是世俗中煲湯常用的兩位藥材,所起到的是一種食補的作用。這才沒有普通人的小圈子里切磋,它們真的是可放可不放。
石炊的做法很傳統,先用野雞、小香豬肉、豬骨、姜片、紅棗、枸杞吊好了湯,然后將各種主料,有時間間隔的,放入瓦煲里的高湯中燉著。
雙手捧住很熱的瓦煲,石炊開始以內勁輸入其中烹飪著。隨后,他又在合適的時間里,放入了鹽和蔥。
古爭對食材的處理,耗時比較長一些,他將八種菌子,該炙烤的炙烤,該清蒸的清蒸,該腌制的腌制,該焯水的焯水。
做完對食材的處理,古爭在合適的水溫時,將菌子放入瓦煲,同樣是有次序的放入,同樣是合適的時間放入了鹽。而在這段過程中,古爭一直小心看著火,更是不時以吸著鼻子,細細品味著瓦煲中的香味,以此來做出判斷、以此來進行操作,以此來彌補不使用仙術所帶來的弊端。
古爭留心著瓦煲中的香味,而他的鼻孔中,也必不可免的鉆入了石炊菌子湯的香味。
石炊的菌子湯已經做好,已經進入了保溫階段。不過,他并沒有出聲打擾,只是靜靜的看著古爭。
古爭的菌子湯還沒有做好,他不時的憑借餮仙訣,將湯中能夠影響味道的微量物盛出。
之前使用仙術的時候,將微量物祛除是很簡單的事情,古爭可以使用控水決,將這些東西沉入鍋底,最后不要鍋底的湯就行了。或者是用控水決,讓它們附在湯面上,再由古爭將其盛出。而這樣的操作,自然不會是像現在古爭這樣,需要頻繁的動用勺子。
香味從古爭的瓦煲中飄出,有別于石炊的菌子湯的香味,使得廚房中的人都在扇動著鼻翼。
“古掌門,你剛才為什么頻繁盛湯呢湯中并沒有泡沫啊”
“古掌門,你為什么不使用內勁呢”
眼見古爭的菌子湯也已經做成,石炊和陳三立刻詢問了起來。
“頻繁盛湯是為了讓湯的味道更鮮美。不使用內勁,則是我想要挑戰一下自己”
古爭在回答問他的時候,將兩人做的菌子湯放在了一起。
“古掌門,現在兩個湯都已經做好,咱們讓這屋子里的人,誰來做裁判呢”石炊問道。
“公平起見,不讓屋子里的人做裁判,你們覺得怎樣”古爭反問。
“可以啊,外面有今天專門負責傳菜的弟子,他們一般也都不來廚房,屬于臨時調度過來的。咱們可以喊三人進來,然后三局兩勝如何”石炊道。
“好,我也正有此意”
古爭應下來后,他和石炊一同來到廚房外面,喊了三名待命的蜀山弟子進來。
“這里的菌子湯,你們嘗一嘗,究竟哪種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