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是黃芪雞湯,加了糯米,味道很好,完全沒有藥材的苦味。
喝完湯,百里瑾自然的把碗拿過去,盛了滿滿一碗飯,說:“多吃的,傷口才能好的快。”
醬炒豬肝,當歸燉羊肉,都是補血的菜,滋味也足。
搭配了一道百合西芹,清心潤肺。
還有一個開胃涼菜,皮蛋豆腐。
小兔吃的十分滿意,這食堂的廚師,手藝真的不錯。
一不小心,又吃撐了。
百里瑾帶著小兔在醫館里散步,從食堂走到小花園,再從小花園走到了大堂。
晚上病人寥寥無幾,急癥大家都習慣性的去找西醫。
而九靈堂的病人,多數是慕名而來的疑難雜癥患者,白天來的居多。
小兔在百子柜面前看著一個個中藥名,覺得很是親切。
還在心里默念中藥湯頭的順口溜。
這些都是外婆教她的。
九靈堂的正中掛的是三幅畫像,神農,軒轅和伏羲。
這三位是中藥,中醫,針灸的創始人。
所以,后世有人調侃,神農嘗百草,好吃的都成了菜,不好吃的都成了中藥。
下面還有關于九靈堂歷史的一些介紹。
小兔的目光掃到了一個圖案,覺得有些眼熟,這是一只鳥圍繞著一個篆體的陸字。
讓她想到了外婆的徽章。
她問百里瑾:“這個圖案,是什么意思”
“這個是陸家的族徽,算是一種標志。”百里瑾解釋說。
小兔又仔仔細細看了好幾遍這個標志,深深印在腦子里。
她對百里瑾說:“我累了,想回病房休息了。”
百里瑾陪著她回了病房,讓她早點睡覺。
小兔等百里瑾走遠了,立刻從戒指里拿出了外婆藏著暗格的匣子。
她翻出徽章,與自己看到的標志對比著,分毫不差。
朱雀的形狀,陸字的寫法,都一模一樣,就算材質不同,也能一眼就辨別出這是同一個標志。
九芝堂的陸家,難道就是外婆的本家
她把徽章收起來,又翻出了外婆的日記,看著外婆還沒離家時候的那一部分。
提到了學醫,也提到了歷練,但是沒有人名,都是稱謂,連外婆的本名也沒有提到過。
里面說到大哥常不在家,小舅舅與她關系最好,第一次與渣男認識是表妹介紹的等等幾件事情。
除此之外,沒有太多的介紹。
與渣男分開之后,外婆提到家人,滿滿都是愧疚虧欠之感。
這本日記不厚,也沒有寫完,所以很多事都是碎片,沒法完整的知道事情的經過。
小兔把東西都收起來,想著外婆身上和陸家人都共同點,越想越覺得相似。
但外婆離家出走已經過了四十年,早已經物是人非。
小兔本來打算,今晚去九龍城處理完一些事情就離開,沒想到意外找到了外婆的本家。
當下決定再多留兩天,最好能確認外婆是否出自陸家,就算不相認,也要弄清楚比較好。
如果是真的,那自己應該做些什么,彌補一下外婆對家人的歉疚。
小兔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干脆起來,又去了大堂,看九靈堂的歷史。
九靈堂是一家連鎖中醫醫館,全國各大城市都有分店,一共有五十多家。
港澳市的九靈堂只是其中之一,但是最早建立的一批。
九靈堂的總部在彩云省的南明市,小兔猜測,那里可能也是陸家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