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亦有老謀深算之輩嗅出此事背后定然別有隱情,怕不單單是行刺這般簡單,大甘之中不乏消息通神的世家豪族,聽聞此事,也是暗中布置,各自盤算。
有人喜,有人悲,有人愁,有人憂,恰是一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景象。
岤陽州中,草木皆兵,禁軍,大理司,廷尉司,樞密院,定北軍和各州府捕快衙役四處搜尋。
朝中連派了數名欽差前往岤陽州督查此事,牧王李承文更是親臨岤陽州,只是數日過后,兩人依舊音信全無。
除了惱羞積怒,不得已收斂行跡的刺客外,最是悲苦的便屬岤陽州知州大人了,平白惹上這等禍事,萬隆帝雖未明令,但若是找不到李落和云妃二人,到時候恐怕不單是烏紗不保,性命留不留得住也不得而知了。
如此牽連之下,與李落兩人同行的禁軍將士更是驚懼,倘若兩人之中莫論是誰有個三長兩短,只得以死謝罪。
若不是禁軍家小多在卓城,恐怕不少將士都生出落草為寇的念頭。
好在不知為何,萬隆帝并未遷怒與隨行的禁軍將士,只是嚴令諸將嚴查岤陽州內外,務必要早日覓得李落云妃行蹤。
一日復一日,萬隆帝怒氣漸重,李落二人遇刺之后,因這搜尋不力之罪,前后便有數十人鋃鐺入獄。
不過朝中幾位人臣雖是急惱,卻并未慌亂,似是知曉兩人并未出事一般,若不然依著萬隆帝如此震怒,恐怕不少人早就性命難保了。
半月之后,鏡州,明湖府。
云妃有氣無力的趴在桌椅上,瞧著李落,連連打著哈欠,睡眼惺忪的說道“這可是咱們最后的銀子了。”
李落輕輕一笑,并未接言,自顧忙碌著什么。
云妃好不容易支起香顎,嘀咕道“吃什么呢,好餓啊。”
“好了。”李落拍了拍手,直起身來。
云妃狐疑的望著眼前之物,將信將疑的問道“這,真的有用么”
“試試吧,也是沒有旁的法子,再不賺些銀子趕路,年關過罷也不見得到得了宜州了。”
云妃哦了一聲,打起精神,坐直了身子,幫著李落收拾一二。
明湖府鬧市之中,一處稍稍僻靜些的地方,李落和云妃兩人不知從何處尋來一張木桌和兩條長凳,木桌上擺著宣紙筆硯,木桌之后立著幾桿竹枝。
瞧著樣子,原來李落是要做些字畫換些銀兩,只是不知有無過往客商捧場了。
祁陽城外匆匆一瞥,李落雖疏于江湖,但大甘各部將士卻是耳熟能詳的很。
當日在茶館中所見的軍中兵將,竟然不是岤陽州中總兵大營中將士,而是別處兵將,不遠與卓城左近,能在這般短的時日之中前來岤陽州,若不是另有軍務,其中蹊蹺不言而喻。
連日來與各方豪強惡斗,李落縱是再有才智之名,亦是如履薄冰,不敢有半點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