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切爾和教廷的陰謀最終沒能得逞,因為皇太子拼著重傷不治的風險將刀捅進了自己的腹部,最終奄奄一息地倒在了地上。
蕾切爾如果不想擔上“謀殺皇太子”的罪名就必須對皇太子進行救治,最終,這件事情被定義為“刺客”所為,皇室與教廷的交手,皇室慘勝。
雖然教廷險些偷雞不成蝕把米,但到底也沒有什么損失。
望凝青乘坐馬車回到教廷后,毫不意外地遭到了元老院的問責,身為反角的望凝青自然是一股腦地將責任推卸給了皇太子。
“皇太子對教廷的敵意很大,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望凝青先發制人,“你們居然坐視這樣的孩子登上皇太子之位”
“誰知道呢”一位主教聳了聳肩,不以為意地道,“大概是因為他發現先皇后的死存在蹊蹺吧,那個女人一心想要整肅皇室的權利,實在太礙事。”
啊,原來如此。因為同流合污,所以望凝青沒費多大力氣便套出了與氣運之子相關的情報脈絡。
和大多數世界的氣運之子一樣,皇太子弗里德勒羅伊阿維塔勒也擁有一段悲慘的往事。他不幸來自于他的母親,先皇后伊莎貝爾海倫。
這位出身中堅貴族家庭的皇后并沒有大部分貴族驕奢慣養的不良品性,她仁愛于民,自律守己,是一位清廉賢明并且擁有極高政治素養的高尚女性。
可惜的是先皇后還沒來得及大放光彩,就因為動搖了教廷的利益,不幸成為了神權與王權爭奪的犧牲品。
據說,伊莎貝拉被宮中的一位侍女下毒而死,對外的說法是侍女愛慕皇帝因此生出了嫉妒之心,而皇太子當時正與先皇后共享下午茶,卻僥幸逃過了一局。
不過望凝青在復盤伊莎貝拉相關的資料時,發現這位聰明的皇后很可能是早已發現了危機,只是為了皇太子的安危而自愿喝下了那杯下毒的茶水。
一位皇室成員的死去,勢必會驚動貴族以及皇族的勢力,至少在短時間內教廷將會束手束腳,不敢有第二次逾距的行為。
而顯然,先皇后將皇太子教育得很好,她甚至用自己的死亡給皇太子上了最后一課,用仇恨為他留下了推翻教廷這座龐然大物的勇氣以及決心。
就目前看來,皇太子的地位十分穩固,先皇后積攢下來的良好口碑與民心在他手中發酵,處處拔尖的個人素養更是讓他長期站在了明面上。
在先皇后死后,皇太子沒有選擇蟄伏以及隱忍,而是大大方方地站在陽光下,讓那些活動在暗處的小鬼不敢輕舉妄動,只能咬牙切齒地看著他。
因為如今的皇太子一旦死于不光彩的謀殺,便勢必引來百姓的憤慨以及關注。對于以宗教信仰為基底的教廷來說,這是十分致命的。
這幾乎算得上是堂堂正正的宣戰。也正是因為皇太子的名聲雪一般的純白,長老院這才想不顧一切地玷污他。
望凝青在翻看資料的過程中就順便將政治脈絡完整地梳理了一遍,然后很快就將他們撇在一邊,不去關注了。
因為蕾切爾并不擅長政治,她從未經歷過正統的學習,成為教宗后也多是進修祈禱、賜福、宗教禮儀等華而不實的技巧,是一個切切實實花瓶定位的角色。
蕾切爾的主要職責,除了一月一次的彌撒和賜福以外,就是每天在教堂中祈禱以及聆聽貴族們的懺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