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身為光明教教宗的那段時間里,正如修所說的那般,望凝青從來都沒有直呼過他的名字。
他們之間的對話與溝通往往沒有稱呼以及指代,但是他們就是能知道對方哪句話是對別人說的,哪句話是對自己說的,別有一種荒唐而又奇妙的默契。
所以在一個最平凡也最無聊的午后,望凝青突然叫了魔王的名字,她并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會對當事人造成怎樣的沖擊。
即便被人近乎調戲地戲弄了一番,魔王也只是目光深深地凝視了望凝青半晌,便將頭上的那朵花摘下拿在手上,一言不發地離開了。
望凝青也無所謂他的去留,說句實在話,她和魔王雖然相處了七年,但兩人之間真的不存在那種溫存美好的情感,從頭到尾都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換。
她眼神近乎漠然地看著魔王遠去,眼角的余光捕捉到田野上勞作的平民驟變的面色與匆匆離去的身影。
偏執過激的信仰反噬起來有多么可怕呢別人不清楚,但望凝青卻知道。她原先所在世界里因為道途崩毀而入魔的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原本溫柔雅達的人變得瘋魔陰沉,有些事情明知是錯的卻也依舊固執地去做,直到將眼前的一切都焚燒殆盡,直到自己也萬劫不復。
望凝青在田野間散步,漫不經心地想,對于這個蒙昧時代的百姓來說,他們是不會去更深入地思考一些政治緣由,只會相信自己眼睛所能看到的。
被他們視作救主與希望的教宗冕下并沒有對苦難中的人們伸出援手,反而與魔族同行。僅此一點,對于愛憎分明的平民百姓而言,已經足夠成為怨恨的理由了。
無論是教宗屈服于黑暗,還是教宗原本就很偽善,平民百姓都無法原諒她的所作所為。哪怕是被魔族俘獲,一位虔信徒又怎能對黑暗如此溫柔呢
大概在百姓們的臆想里,象征光輝的教宗落入魔族的手里應該受盡折磨,而她也應該像勇敢無畏的騎士般拒絕黑暗的腐蝕與干擾,這才是“正確”的。
哪怕要付出的代價是“死亡”。
這邊,望凝青的計劃有序地推進著,而另一邊,里昂納教國卻隨著“光明圣女”弗萊婭的歸來而陷入了巨大的混亂。
因為外來者的侵入而敲響的警戒之鐘引起了長老院的注意,在特殊祈禱室內發現的死去的管理者也讓長老院陷入了恐懼。
他們開始不顧一切地搜捕入侵者的蹤跡,而皇太子等人因為弗萊婭的失蹤而遲遲不肯離開教廷,最終不得不直面迎擊教廷的圣騎士與長老院的親衛兵。
為了弗萊婭的安危,弗里德不得不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宣稱民間圣女弗萊婭于教廷內失蹤,他是前來調查此事的。
但是誰也沒想到,面對著揭露自己身份的皇太子,長老院的長老們居然不思悔改,反而決意痛下殺手。
長老心知皇太子出現在這里只可能是為了調查他們掩藏在光明背后的陰影,想到聲望日重的皇太子與民間圣女,長老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他們離開教廷。
所以,他們決定殺死皇太子,再將皇太子的死因嫁禍到魔族的身上。
即便弗里德皇太子和西里爾武力卓絕,但面對擁有的諸多圣物的長老院也感到相當的棘手,危急關頭,教廷內部居然產生了分歧。
“快走”一隊圣騎士砍翻了長老院的親衛隊,掩護著西里爾和弗里德皇太子且戰且退,“往后殿去,穿過花園,那里有通往外界的門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