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這個世界因有尋真問道之偉徑,故而世間少有男尊女卑之事。若世家無男丁繼任,外嫁的小姐或尚在閨中的子女也可繼位,安青瓷便是如此。
安青瓷的生母乃是安家分家的嫡長,雖出三代,但也是正兒八經的名門。她自出生起便被指給了安家,接受的也一直都是與南安王妃名號相符的教育。
然而,安家上一任嫡子病弱多情,紅塵四百四十病,偏生害了相思。
安青瓷的生母比其父年長了五歲,大好的青春年華都奉獻給了安家,早已沒有他嫁的可能。更何況南安王妃于婚事上并無過錯,錯的是安家。
休妻是不可能休的,但讓安家弟子納愛人為妾他也是不肯的。痛定思痛之下,安家選擇將嫡子廢了,讓南安王妃服下孕果佐以照生鏡,便有了如今的安青瓷。
年少稱王,頭戴羽冠,這便是安家少主安青瓷,未來徒水城的南安王。
南安王妃恨安如意與其生母也是有理由的,雖說她對安家嫡子的戀心早在他拒婚時便心灰如死,但更多恨則來自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紀便不得不擔負蒼生。
雖然安青瓷一直都很完美,她智多近妖,天生聰慧,且生來便有一股韌勁,從不叫苦,從不說累。
但是為人母者自有軟肋,眼見自己身上掉下的骨肉成了安家獻給徒水城眾生的祭品,南安王妃又怎能不恨
不久前,修真大派太虛道門前往徒水城擇撿弟子,當時候負責接待的恰好是徒水第一世家,安家。
當時,道門長老玄微上人正好追逐著妖魔行跡途經徒水。玄微上人在道門中輩分極高,地位尊崇,他下令查找妖鬼的行蹤,宗門自然無所不應。
太虛道門放下弟子的擇撿,全心全意地搜捕妖鬼的行蹤。最終,是身為安家少主的安青瓷點破了偽裝成青樓女子的妖鬼。
修真之輩都沒能發現的異常,卻被一名豆蔻年華的少女點破,因著這只妖鬼背后牽扯了一樁大案,安青瓷便被叫到玄微上人跟前問話了。
“徒水乃我治下,雖不及大同之治,但賣笑勾欄、煙花柳巷是絕不得有的。”安青瓷說這話時,態度不卑不亢,眼神極冷,“妖鬼身受重傷,苦于藏匿,自然不敢選擇高官門第。但他既有修為,自然也心高氣傲,做不來窮苦活計。要人捧著,又想要不著人眼地捕獵血食,那偽裝成貌美女子對過路的旅人下手是最簡單的。”
只是妖鬼大抵也沒想到,擁有自治權的徒水城自三年前安青瓷執政后便出示了新法狎昵者收監半年,罰款十銀,游街示眾;逼良為娼,伙眾開窯,斬首不留。
這項新法出臺時還曾引發過巨大的動亂,然而最終都被安家一力壓下,搗毀青樓南風館無數。從此,徒水城便成了名副其實的“徒水城”。
一開始民間的確也有謾罵鬧事之人,畢竟很多窮得養不起孩子的家庭并不覺得把孩子送進樓里是什么壞事。他們只見風光,不見苦楚,拿的錢還多,何樂不為
但是在這之后,安青瓷之后又推行了新策,貧家養不起孩子的可領低俸,又接連開了好幾家織錦瓷器作坊與驛站,以徒水的絲綢錦緞盤活了經濟命脈。
那一年,安青瓷以安家少主的身份入京朝貢,沒帶多少金銀,反而帶走了大量精美的瓷器與織錦。歸家后,不僅帶來了大量王室的賞賜,一同帶回來的還有各地諸侯的訂單與王室“美物之都”的雅稱與封號。漸漸的,民間的反對聲浪便少了,人口流失減少,愿意在徒水城安居樂業的人也多了。
而安青瓷正是在跟玄微上人談話的過程中,被其發現了腰間所佩的玉佩事情就是那么湊巧,安青瓷剛好在那天佩戴了這枚云紋劍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