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凝青至今還記得第一次握住劍柄時的動容。
就像無家可歸的孩子有了一角避風之地,或是漂泊無依的靈魂有了寄居之所。
她天生殘缺、空洞不全的靈魂在那一刻因喜悅而顫抖。
望凝青在那時拿起了劍,此后千年便不曾再放下手中的劍,直至今天。
望凝青已經經歷了三個輪回,雖然作為反角都很失敗,但她的殘魂在三次輪回的打磨中已經基本穩定了下來。如今她能選擇輪回成為一名修真者,證明已經有了非常大的進展,遺憾的是素塵的命格已經被書定,注定無法飛升成仙。不管她再如何刻苦地修行,最終也不過是修至元嬰,在那之后,“素塵”便會死去。
盡管如此,望凝青也沒有任何懈怠,更沒有任何不滿。拜師大典結束后的第二天,望凝青起了個大早,第一個來到了日課的演武場。因為其他弟子還沒到,她便自顧自地練起了劍。最基礎的劍法一共七式,本七劍之底母化變而成十三劍者,就成了道教劍術中入門的十三式。
望凝青如今年紀小,腕力不足,用的是輕巧的木劍而不是鐵劍,但她卻不厭其煩地練著底母七劍,幾近忘我。
不曾踏入仙途的凡人難以明白望凝青的感受,她自記事開始便一直修煉內息,修真者氣清質潔,身輕如燕。而當晗光仙君一朝落入凡俗,經脈如凡人一般七竅不通、體內藏垢,那種感覺就好像穿了一身沾滿泥巴、泥巴還被曬干的殼子一樣。正是因此,望凝青非常珍惜這次輪回,這是為數不多的、能讓她自“入世問情”的泥淖中脫身,認真鉆研自己劍道的機會。
司法長老的二弟子空瀾帶著小師弟來上早課時,就看見了一個矮小的、在微薄晨曦里拔劍的身影。
這是哪位勤奮的同門空瀾這么想著,忍不住走近。那身影實在太過矮小,矮小到讓他忍不住將眉頭擰起。原因無他,有句話叫過猶不及。很多人以為習武練劍越是勤奮越是刻苦就是好的,但實際并非如此。年紀太小的孩子根骨還未長全,過度訓練反而會折損了根骨。
他心想,到底是哪位師叔這般不盡責,如此急功冒進,竟將弟子的前途棄之不顧
他走得近了,看見了那個孩子的臉。那孩子也發現了他,猛然轉過頭來。
空瀾幾乎有一瞬間,以為自己看錯了眼。
否則他怎會在一個孩子的身上看見仿若面對摯愛一般、幾近虔誠的眷戀,純粹且思無邪。
然而,這種超脫年齡的違和感不過一閃即逝,當那個孩子轉過身來,空瀾先前的震撼便如同幻覺般淡去,取而代之的是無法壓抑的不滿。因為他這才發現,眼前的女孩長了一張并不討喜的面孔不是他以貌取人,而是空瀾主修命卦星象,司法長老門下的弟子也因為棲山真人的言傳身教而對他人的面相極為敏感,相由心生,在修真者看來并不是一句玩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