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凝青和其余弟子趕東海后,調查發此地的確海獸興風作浪,漁民們一直都在忍受海獸的騷擾,朝廷曾派出過軍隊治理,但最后只是無功而返。
盡管如此,滄的皇帝最初下達的旨意卻是讓滄子民撤離海岸,此改寫不少政策、甚至撥一筆巨款來安置這些靠漁獵生的貧民百姓。
望凝青細想一番,便已經知曉這位皇帝的君心,比起一昧依靠仙門,這位皇帝想的卻是讓子民自立,當真心里門兒清。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逼滄不得不向仙門尋求救援的緣由是不斷上漲吞噬海岸的潮汐,海水蔓延那里,躁動的海獸便肆虐哪里,凡百姓面對兇惡的海獸根本毫無反之力。
此,滄那位頗謀算的年輕皇帝連下三道罪己詔,最后迫于輿論,才不得已求助仙門。
望凝青帶著幾名弟子在東海勘察四五日,最后才發潮汐暴漲的緣由是因一只鯤在東海筑巢。
這只鯤年紀尚小,剛剛離巢,還沒日后展翼千里遮天蔽月的威勢,但即便是青年期的鯤,體型十分可觀,生來便呼風喚雨、弄潮吞海之能。
這種體型龐大的上古妖獸天生靈智不全,鯤不知道神州大陸被劃分仙魔兩界,更不知道東海是人類的地盤,見這里環境舒適食物豐富,便在這里落腳。
鯤獸沒禍眾生的念頭,但耐不住它存在本身就讓海獸躁動,那些不敢直面上古巨獸的海獸們紛紛退出這邊海域,在淺海處爭奪地盤,故而東海之災。
望凝青解事情的經過,一時陷入沉思。
鯤鵬是妖獸但不是妖魔,并不在“斬妖除魔”的范圍之內,因此最好的解決方式是跟這只還在成長期的鯤進行交涉,幫它換一個居所或是將它收歸門下。
“鯤獸心智不全,不像是能交涉的樣子。”
鯤獸是十分強大并且難得的妖獸,便弟子忍不住提議道。
“不如讓擁水靈根的弟子將它收靈獸,帶回宗門。如此,既可宗門增添一分戰力,可解決東海水患之憂,豈不是兩全其美”
與照先聽罷,卻是些難地笑笑,這的確是個不錯的主意,但擺在面前的矛頭卻不算小。
一同前來東海的十名弟子中,資質最好的是擁木系單靈根和天品道體的劉索,其次便是與照先和白靈,而其中,白靈便是水木靈根,修馴獸之。
但眾所周知,天樞派掌門棲云真人最擅長冰水兩系的術,他座下的弟子多半是,若真要收服這只鯤獸,恐怕還得要掌教首徒首肯。
想這,與照先忍不住去看孤孑立于一旁的少女,她背著靈光湛湛的劍匣,眉眼倦色深深,仿佛對他們的談話乃至這個塵世都不感興趣的模樣。
她拿著一個樣式些古怪的塤,站在海邊吹許久,奇怪的是那個塤吹半天依舊什么聲音都沒,這讓與照先忍不住想,她是不是不會吹奏
見與照先看著素塵,受一肚子委屈的白靈卻見不得師兄事事以那徒其名的掌教首徒先“天材地寶、奇珍走獸本就是能居之,師姐修比高,那便將先的機會讓給師姐,如何”她加“讓”這個字的讀音,端得是滿滿的挑釁。
望凝青沒理會她,只是垂著眼繼續吹塤,他人聽不塤音,是因這個塤只能吹出海獸才能辨識的聲音。
她在跟那只鯤獸進行對話。
之所以這么做,是因人類的字和語言對于心智不全的鯤獸來說完全就是毫無意義的符號以及絮語,妖獸眼中的世界與人類眼中所見大庭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