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嗎”靈貓也十分感動,簡直要流下心酸的淚來,“尊上您第一次做人這么失敗,我真是太欣慰了。”
在那之后,素塵便開始變本加厲,不僅立下了“三劍”的規矩,還在向寄陽突破筑基期后時不時地派他出去完成一些高危的任務。
她將分寸拿捏的極好,每個任務的難度都恰好比向寄陽的極限高出一截,不僅逼得向寄陽每次都必須竭盡全力才能茍活下來,還不授人話柄。
對外別人問起,她便說自己是因為“看重”弟子,“信任”弟子,這才將任務分配給他。
久而久之,連掌教一脈的人都覺得掌教是記恨素心當年因為魔尊而叛離宗門,這才對擁有魔族血統的孩子如此殘忍。
“經歷了前幾次輪回,你也能隱約察覺得到,有些時候你越是想要遮掩真相,反而越是吸引人們挖掘真相。”望凝青教育靈貓,“一個生性嚴苛的人時常將信任、看重這樣親昵的話語掛在嘴邊,只會讓人懷疑她是否在欲蓋彌彰。人會被過往的記憶以及印象所影響,所以要隨機應變,明白嗎”
靈貓用力地點頭,眼中盡是仰慕,等它幫助尊上渡劫成功之后便會回到原主人的身邊,繼續輔佐下一位主人,這些手段都能派上用場。
此時的靈貓顯然已經忘記了晗光仙君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輝煌戰績,又被“晗光仙君”的過往印象糊住了眼睛。
這對師徒便一直這般貌合神離地相處著,向寄陽也在傷痕累累之中一點點地長大。
人是一種頗有彈性的生靈,被道德以及倫理拘束,天生就會因為感性而對弱勢的一方產生同理心。
擁有魔族血統的向寄陽如果身居高位且過得很好,他身上的瑕疵與不美就會被無止境地放大,但當他備受欺凌之時,他又成了弱勢且遭人同情的一方。
如今,宗門內的人提起向寄陽時想到的不再是“魔族血脈”,而是“有能力但不受掌教待見”的小可憐。
“尊上的用心良苦啊。”靈貓擦了擦并不存在的眼淚,“您這么做一定是為了讓氣運之子更好地被人族接納吧”
“”望凝青沉默,半晌才道,“靈貓,不要學那些人胡思亂想的壞習慣。”
向寄陽是不會喜歡別人同情他的。
事實也是如此,隨著年紀日漸增長,向寄陽的自尊心也越來越強,靈貓眼中的用心良苦,其實不過是孤立向寄陽的一種手段。
向寄陽十五歲那年結成金丹,而在這之前,他經歷過十數次的境界回落,都是在外出任務的過程中遭遇極端兇險的境況而導致的。
掌教對外只說憂心他“進境太快恐有心境之憂”故而壓制,但嫉賢妒能之說依舊不脛而走。
望凝青與向寄陽的生活如同魚與飛鳥,明明是最該親近彼此的師徒,平日里卻聚少離多,偶爾的碰面,兩雙冷淡的眼眸互觸的瞬間也有如刀戟相交。
十五歲的少年早已有了大人的姿態,曾經圓圓的發頂綰上了道冠,本就高雅貴氣的眉眼越發深邃,是比彩云以及琉璃還要華美的樣貌。
但望凝青知道,原命軌中的素塵一定很難喜歡這個弟子這個城府肖似空涯,執拗又似素心的弟子。
原命軌中的素塵會收下向寄陽這名弟子或許是出自棲云真人的命令,她不知道棲云真人的謀算,卻對這個得到師父注視的孩子感到嫉妒與恐慌。
而實際上,棲云真人的秘密也從未對任何人訴說,哪怕是望凝青,也只是從他的只言片語以及對未來的預知和推算之下得出那個殘酷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