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凝青是第三天查閱案宗時,才知道九條府上發生了什么事。
雖然因為對白川彩子的性格多有了解所以預料過會出狀況,但最后會鬧到如此難看的地步也在望凝青的意料之外。
這合理嗎望凝青久違地翻開了命書,原命書中的白川彩子的確沒有任何女性朋友,平日里也只和侍女玩耍,但是男性都很維護她。
但從白川彩子的角度來看,就是周圍的女性都嫉妒她有“晴雨姬”的美名,因此排斥她詆毀她,但總有人能看見她的真心與才華。
然而,從望凝青扮演竹內青子過程中感受到的來看,平安京貴女們的心性其實都很不錯,九條紀子稱得上其中翹楚。她敏而好學,擅詩作,有才名,不以容貌美丑作為朋友往來的標準,而且作為平安京頂級貴族那一階層的貴女,九條紀子本該是今年櫻見祭的舞者,但最后卻被橫空出世的“白川彩子”頂替。
即便如此,九條紀子也沒有因此心生怨意,之后還主動邀請望凝青參加自己舉辦的書會,是個雖然有些清高但并不傲氣的少女。
而且,九條紀子雖然爽利,人情往來上卻很貼心。因為素有才名,所以她很少在自己的書會上作詩,反而會以“商討”的方式幫助其他貴女推敲語句。
也正是因此,九條紀子的書會往往是貴族宴席中氛圍最好、最讓人感到舒心的,沒有人會被忽視,也沒有人獨占鰲頭,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四時之景的美好。
但白川彩子這一去,不僅搶走了所有人的風頭,還說出類似“靈感不可強求”的話,對于那些前來參加書會、“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少女們來說實在太過刺耳了。
平安京講究風雅,花落要作詩,下雨要作詩,要說隨時都有靈感那必然是騙人的,但每一首華彩斐然的詩句背后哪能沒有成百上千首的練習之作呢
九條紀子的書會本就是給平安京貴女們一個“練習”的地方,她為了平衡書會的氛圍付出了許多心力,這才成為了如今平安京貴女們最愛去的宴席之一。
如今白川彩子一去,這些都毀于一旦。
這個時代的女子本就敏感多思,不愿給人添麻煩卻容易胡思亂想,經此一遭,往后的書會參加的人勢必會少。
而案宗上有記載,九條紀子送白川彩子離開時抱著開誠布公的心思跟彩子談了談,本意是告知彩子她自己的想法,認為將芥蒂解開后大家仍舊可以往來。
可是彩子現在根本聽不得別人指責她,她堅持自己沒錯,說自己不擅長跟心性敏感的人來往,但在九條紀子說出“那以后便不要往來了”之后又擺出忍辱負重的模樣說“那行吧按你的想法來”,仿佛提出“別再往來”的九條紀子是在無理取鬧。氣得九條紀子當場拂袖而去,一句話都不愿與她多說了。
望凝青代入白川彩子的心態想了想,覺得彩子是真的不覺得自己有錯,這個女孩跟九條紀子相處不來的原因是她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忍辱負重還受盡委屈。
白川彩子平日里往來的女性多是女房或者侍女,這些人要么地位比彩子低,要么對她有情分,平日里便都捧著她、附和著她,彩子只要態度好些便會傳出“溫柔良善”的佳話。但其他貴女卻不同,她們沒有遷就白川彩子的必要,甚至她們從一開始看待彩子的眼神便是挑剔且評估的,哪怕有絲毫的瑕疵都會被無盡地放大。
比如九條紀子,她本身也并不是真的想要彩子道歉,只是覺得既然合不來便好聚好散,大家又不是泥巴非得捏在一起不可,說不通就別再說了。
這樣看來,命書上記載的內容就很值得推敲了,畢竟命書是白川彩子的視角,能給望凝青的線索實在有限。
竹內青子的終局是“斷罪”事件,在一次大御所及天皇駕臨的重要宴會上,竹內青子為了代替白川彩子出面而將彩子推下樓梯,自己搶奪了彩子的和服登臺。但其實青子中了彩子的算計,最終,彩子成功在天皇和大御所的面前揭露了竹內青子的真實身份,奪回了自己晴雨姬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