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
尤里烏斯穩步前行在陳舊吊橋。
吊橋,負責維系懸崖兩岸的鐵索隨著呼嘯的寒風不停搖擺碰撞,發出陣陣“鋃鐺”聲響。
一分鐘后
“沙”
一條腿踩在懸崖邊緣的雪地里。
一分鐘,尤里烏斯便頂著凜冽寒風,穿越吊橋,來到這座他熟悉的寺廟前。
他正了正胸前衣襟,邁步向前,雙手掌心貼在破舊的木質大門,緩緩發力。
伴隨著一陣刺耳“咯吱”聲,推開了寺廟大門。
“呼呼”
推開的瞬間,一陣凜冽寒風裹挾著大量晶瑩雪花,呼嘯著鉆入寺廟。
尤里烏斯望著眼前冷清的寺廟,心中悠然嘆氣。
“五年已過,師還未歸來。”
他想起自己次見到師,已經是1982年的冬天。
時過境遷,五年過去,師依舊未曾歸來。
但他,已經找到了正確的路,一條自己的路。
“哐當”
尤里烏斯進門,兩手按住兩邊大門,在呼嘯的陣陣寒風中,強行關閉。
簡單打掃了一下寺廟內的積雪,整理出供他休息的地方。
隨即,尤里烏斯來到寺廟內的廚房。
廚房很寬敞,目測有二十平方,除了一座灶臺外,還有儲存的大量干柴。
尤里烏斯從未使用過這個灶臺,但他曾看見過師使用。
阿姆比斯峰沒有水源,而雪也不可能作為飲用水使用,畢竟雪在從天空中下降時會攜帶許多有害物質。
至于師
尤里烏斯至今還清楚記得,第一次見到師做飯時,師是從山下小鎮取水,在水徹底結冰之前,肩扛一根扁擔挑著兩個大木桶把水帶回了寺廟。
而從山下小鎮到阿姆比斯峰的半山腰,尋常人至少需要花三天的時間。
但師一個來回,只用不到十分鐘。
“啪。”
尤里烏斯放下登山包,從包里拿出一些食材和鍋具,用廚房里的干柴做了一個火堆,把鍋架在面。
“咔咔啦”
匕首劃擦著打火石,火花一閃,柴堆里的火絨燃起,一顆火苗逐漸生長壯大,直至熊熊燃燒,點燃柴火。
“咦”
忽地,尤里烏斯發現,灶臺似乎擺放著什么東西,好奇之下,起身來到灶臺前。
“這是師的書。”
尤里烏斯從灶臺拿起一本陳舊的黃皮書,他記得這是師放在寺廟里的書,師有時會拿出來看一下。
“師已經回來了”
想到這個可能,尤里烏斯精神一振。
多年不見,雖然如今的他早已今非昔比,但對于曾經將他引入修行之門和對他進行過指導的那位老僧,依舊敬重如初。
“等著吧。”
尤里烏斯想到師有可能是下山去了,便重新盤坐在地,耐心等待。
良久
不知過了五個小時,還是六個小時。
當尤里烏斯從冥想中蘇醒過來時,外面的天已經黑了,但師依舊無影無蹤。
尤里烏斯抬起手腕,看著手表里的指針緩緩轉動,直到三顆長短不一的時針同時重合,指著十二點。
“該出發了。”
尤里烏斯決定不再等待,他一口氣吹滅熊熊燃燒的火堆,起身推門而出,踏入茫茫黑夜。
而在尤里烏斯出門前往阿姆比斯峰的頂端進行修煉時,他心中的那位師,此時正身在萬里之外的島國。
南部地區,白石山口。
星羅棋布的峽谷與陡峭的山丘或群峰相連,這是一處非常偏遠的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