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北疆新貴和長安朝臣之間的矛盾仍舊沒有緩和,但熱衷于拉偏架的紀璟嶼已經趕往皇陵,真正能做主的長平帝也因病沒有上朝。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如今長安政事說是由三位公主代為處理,實際全由紀新雪做主。
因為難以摸清紀新雪對他們的態度,北疆新貴和長安朝臣默契的選擇暫時休戰。
紀新雪嘴角含笑的站在龍椅旁,溫和的目光依次掃過下方朝臣漆黑的頭頂。
崔太師仍舊告病在家中休養。
清河郡王、白千里和司徒已經在紀敏嫣、紀璟嶼的帶領下趕往皇陵。
宗室和勛貴中也有不少人被長平帝選中,隨御駕前往皇陵祭祖。
雖然長平帝因為突如其來的風寒留在長安,但已經發出的旨意不會輕易改變,原本被點中的人仍舊要準時出發。
比起上次大朝會,下方的人數減少將近三分之一。越靠近御案,空出的位置越多。
察覺到朝臣們的似有若無的緊張,紀新雪臉上的笑容越發親切,“諸卿最近可有想不通的事盡管說出來,我們共同想辦法。”
沒關系,權臣怎么會親自下場撕頭花
平日里愛找事的人,幾乎一個也沒少。
只要這些人說的廢話夠多,耽誤的時間夠長,正在鳳翔宮等消息的阿耶就要用更多的時間分析這些人的廢話。
說不定等阿耶反應過來,他阻止阿耶來大朝會沒有任何打算時,皇陵的好消息已經傳回長安。
如此,他就不必再擔心屁股開花的問題。
然而紀新雪萬萬沒有想到,平日里如同撒歡瘋狗似的不分青紅皂白咬人的硬茬,聽到他暗含鼓勵的話。非但沒有立刻發揮死纏爛打的特性,順著桿子往上爬,反而齊刷刷的后退半步,溫順靦腆的垂下頭。
紀明通見狀,眼中浮現毫不掩飾的驚喜,迫不及待的轉過頭對紀新雪道,“既然眾卿皆無事,不如早些散朝”
自從阿兄回來,每次大朝會都要等到申時之后才能散朝。
在巳時之前結束大朝會,遙遠的仿佛是上輩子發生的事。
“金明公主英明,臣等附議。”朝臣們動作整齊的長揖。
他們已經通過無數次血與淚的教訓總結出經驗。
陛下的脾氣好不好,取決于陛下的心情。
大多數情況下,陛下都能保持寬大的心胸。即使能看得透他們花樣百出的小把戲,也懶得與他們計較。
如今卻正好趕上身體向來健康的陛下,難得病倒的時候。
沒人愿意冒著惹怒長平帝的風險,給自己找麻煩。
朝臣們比怕麻煩的紀靖柔和紀明通更怕有人在大朝會鬧事,他們恨不得能立刻散朝,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皇宮,杜絕任何惹怒長平帝的可能。
紀新雪不信邪的點名刺頭,轉頭看向御史臺的方向,“我聽聞劉御史昨日與平北侯世子當街對罵,可是有誤會”
劉御史感覺到同僚們猶如實質的目光,立刻跪倒,毫不猶豫的道,“只是誤會,幸而平北侯世子寬宏大量,已經原諒臣的冒犯。”
平北侯發出幾不可聞的冷哼,礙于身側之人的提醒,不得不出列證實劉御史的話。
他粗聲粗氣的道,“犬子自小在北疆長大,禮數不周先怠慢劉御史在前,劉御史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劉御史默默握緊官袍下的手掌,在心底狠狠為粗魯的武夫記了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