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傳到北疆,早有準備的紀敏嫣立刻發布新令。
從即日起,不允許新柔然明王部落的任何人,以任何方式與虞朝商人任何交易。
但凡將從長城市場購買的虞朝物品,以任何方式交易或贈送給明王部落的人,皆視為明王的同盟、虞朝的敵人。
這些人享有與前朝余孽相同的待遇,不能進入長城市場的同時,長城市場也會禁止草原其他部落與這些人交易。
一邊是似敵似友的虞朝,一邊是幫助他們翻身做主的明王,草原的新可汗幾乎沒有猶豫,就選擇站在明王那邊。
別以為他想不明白,虞朝的物資雖好,但無論是只能以虞朝的定價,購買虞朝的物資。還是眼睜睜的看著大筆金銀流入長城內、又要花費大量的人手去搶奪煤和石油,都是在消耗自身,壯大虞朝。
不能聽虞朝的命令。
虞朝的貨物,他也要
新柔然的歲王,烏洛蘭吉科與草原可汗的想法相同,但他看明王不順眼許久,完全沒有為明王出頭的想法。
可汗說舊柔然始終在草原堅守,哪怕遭遇突厥人再多的侮辱,也沒想過退縮,所以有資格享受最大的勝利果實。
那明王又是憑什么與他平起平坐
他手下有五萬將士、數不清的牛羊。
如果沒有他和他的將士,即使可汗能暫時逃脫突厥的控制,也不可能立刻完成反殺。
烏洛蘭吉科認為,可汗應該給他一人之下的榮耀。
但是可汗沒有。
無論是封爵的順序,草場、奴隸的分配,可汗都明顯偏向那個漢人、
憑什么
他的漢人謀士說的對,應該趁強大的虞朝對草原的異類恨之入骨的時候,先除去這個異類。
然后再與可汗計較,究竟是滿嘴突厥語的舊柔然更配稱為柔然正統,還是從不為奴的新柔然,更能彰顯柔然世代傳承的鐵血。
歲王表面應承草原可汗的要求,與王庭和明王部落合擊位于長城外的市場,讓虞朝人見識柔然族的剛強。
等到出兵的時候,他卻以各種理由拖延進程,遠遠的墜在隊伍的最后,時不時的朝明王射冷箭。
歲王的嘴角勾起愜意的弧度偶。
這個廢物除了花言巧語沒什么特別的地方,能悄無聲息殺光突厥王族的暗衛營卻委實不錯。
跟著廢物可惜,不如并入柔然鐵騎。
半個月之后,草原的新可汗鎩羽而歸。
關內軍成功的在長城外伏擊柔然軍隊兩次,擊退柔然軍隊的攻城五次。
以勇猛著稱的王庭鐵騎沖在最前面,損失慘重。
明王部落的主要戰斗力是幾代人積攢下的刺客,極不擅長戰場沖鋒。其余士兵大多是各種俘虜,拉到戰場上,沒在關鍵時刻扯后腿就算是燒高香,幾乎沒有肉盾之外的作用。
即使明王察覺到不對勁,立刻改變策略,命令手下的士兵停止沖鋒,在側翼騷擾,仍舊損失許多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