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封稍稍猶豫了下,選擇說實話,“小郡王的名字原本是在寒梅院的名單上,前日英國公府的人拿著英國公的名帖拜訪裴祭酒,提起與小郡王一起長大的庶弟也是今年入學卻是在寒竹院,小郡王與庶弟感情甚佳,不想與庶弟分開。”
紀新雪聞言,眼前再次浮現四娘子斗志昂揚的前往寒梅院的身影。
世上既然有四娘子這般可愛的嫡姐,自然也會有嫡庶和睦的兄弟。
英國公府的小郡王為庶弟舍棄寒梅院,來寒竹院讀書也不是奇事。
遠遠看到寒竹院的牌匾時,紀新雪已經從陳封處知曉。今年國子監小學共入學二十二人,其中十六人免試入學,六人通過國子監小學的入學考核,拿到入學資格。
寒梅院學生十一人,皆是免試入學。
寒竹院學生十一人,五人是免試入學,六人是通過入學考核才能入學。
陳封早就被反復叮囑過不能怠慢嘉王府的貴主,又親眼看到紀新雪和四娘子攜手同行、感情甚篤的畫面,絲毫不敢因為舊日傳聞看輕紀新雪,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為紀新雪介紹同屆的學生。
紀新雪剛跟著蘇嫻惡補過長安金字塔尖的關系網,很快就根據陳封的話,抓住國子監為小學新生分班的規律。
寒梅院的學生,普遍比寒竹院的學生背景更硬。
焱光帝的德惠公主,黎王府的五郎君,伊王府的三郎君,嘉王府的宣明縣主,振王府的大郎君,清河郡王的幼子,司空的嫡長孫,司徒的嫡長孫女,金吾衛大將軍府的九郎君,衛國郡主府的大娘子,還有頂替虞珩名額的英國公府七郎君。
前五個名額,不是焱光帝的親女兒就是焱光帝的親孫子、親孫女。
清河郡王是焱光帝的堂弟,也是宗人寺卿。
司空、司徒乃一品大員,金吾衛大將軍雖然只有二品,卻是實打實的焱光帝心腹,說不定嬪妃和皇子都沒有金吾衛大將軍陪在焱光帝身邊的時間久。
衛國郡主不是紀氏皇族而是開國功臣的后代,第一位衛國郡主是開國女皇武寧帝的愛將,曾多次在危難時刻救下武寧帝的性命,武寧帝登基后,封其為衛國郡主,特賜衛國郡主為世襲爵位,初代衛國郡主位比郡王,后繼者位比國公。
英國公府也是開國功臣之后,世襲罔替的爵位。
毫不夸張的說,隨便往寒梅院扔塊石子,就算只砸中仆人,都可能比正在教課的夫子更有來歷。
相比之下,寒竹院的學生身份就比較雜。
五個免試入學的人分別是嘉王府寧淑縣主,英國公府小郡王,英國公府的九郎君,定北侯府的五郎君,禮部尚書的嫡長孫。
陳封的表情忽然變得復雜起來,語氣卻仍舊如之前那般平靜,“除此之外,還有六位通過入學考核,拿到入學資格的人。”
分別是袁州刺史府大郎君,長安梁府大娘子,長安路府七娘子、九娘子,長安白府三娘子,五娘子。
紀新雪記得袁州刺史,澤川道人就是由袁州刺史施茂獻給焱光帝。
余下的五個人卻讓紀新雪滿頭霧水,為何陳封介紹他們的時候,不帶上父祖的官職
陳封在紀新雪的注視下緊張的捏緊衣角,仔細的張望四周,確定沒有人后,才用幾不可聞的聲音道,“是梁公公的侄孫女和珍嬪、麗嬪的侄女。”
紀新雪點了點頭,剛轉好不久的心情再次蒙上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