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王說要茹素為焱光帝祈福,真的讓松年著人搬空前院的一個房間,只留下一個長桌、兩個蒲團。
紀新雪每日雞鳴時起床,身著素衣去專門為焱光帝祈福的房間,天黑才能離開。
祈福的過程很枯燥,紀新雪只有兩個選擇,抄寫經書或者坐在蒲團上發呆。
每次金吾衛拜訪嘉王的時候,松年都會提前敲窗或者用其他方式提醒屋內的人。
紀新雪需要立刻去桌前抄寫經書,或者端正的跪在蒲團上為焱光帝祈福。
嘉王偶爾會與紀新雪說些閑話,大多都是從武寧朝到建興朝之間發生的事,鮮少會提起焱光年間。
這是紀新雪一整天中,為數不多覺得時間過得很快的時候。
通過與嘉王的對話,紀新雪知道很多不是秘密,卻不會在尋常時候被人提起的往事。
比如乾元帝屬意的繼承人并非建興帝。
乾元帝晚年時,前朝余孽圍攻獵山,乾元帝本人沒事,子孫卻傷亡慘重,其中包括乾元帝屬意的繼承人。
當時乾元帝只剩下兩名可以繼承皇位的皇子。
建興帝居長且已經封王,為人中庸、安于平凡。
十二皇子居幼,天資聰慧,未來不可限量。
乾元帝猶豫良久,寧愿冒主少國疑的風險,也要選擇十二皇子。
他彌留之際,為十二皇子選擇四位輔政大臣,又托安國長公主護持十二皇子。
可惜乾元帝猶豫的時間太久,下定決心后,留在人世的時間又太短,朝中已經形成分別擁護建興帝和十二皇子的黨派。
建興帝本人對十二皇子登基沒有意見,十二皇子登基后,他就在府內閉門不出,安心與詩書為伴。
十二皇子也沒有因為乾元帝的猶豫與王兄生出嫌隙,反而對性子溫和敦厚的王兄很有好感,甚至有幼弟對長兄的依賴。
紀新雪覺得他的腦子有點不夠用。
他能確定,蘇嫻告訴他虞朝歷代帝王的時候,只有武寧帝、乾元帝、建興帝和焱光帝,從未出現過少年皇帝,但在嘉王口中,乾元帝的十二皇子分明是在乾元帝駕崩后正式登基了。
嘉王看透紀新雪的困惑,抬手想揉在紀新雪頭上,卻在即將觸碰到紀新雪頭頂的時候臨時改變方向,落在紀新雪的肩膀上,意味深長道,“史書都是人在記載,有些偏差也是正常。”
十二皇子登基后,與王兄的關系并沒有發生改變,當初分別擁立十二皇子和建興帝的人卻勢如水火。
察覺到十二皇子對僅存的皇兄頗為看重,自詡早就與建興帝結仇的朝臣們更加瘋狂,將打壓異己的火燒到建興帝的頭上。
年幼的十二皇子剛登上皇位,就被曾經全心全意擁立他的朝臣們算計,就連他十分信任的輔政大臣,也站在他的對立面,堅持要十二皇子按律處理建興帝,將建興帝貶為庶人,流放到邊疆。
最后是安國長公主出面周旋,直言獵山之變后,宗室枝葉凋零,絕不能再少建興帝和建興帝的兒女們,讓十二皇子為建興帝選個頗為苦寒的封地,將建興帝全家打發出長安。
紀新雪恍然,怪不得建興帝對皇姑多有優待,原來是有救命之恩。
“然后呢曾祖父是如何回到長安”
嘉王的講述中,建興帝是性格溫吞且不喜與人爭斗的人,都已經被扣上嚴重的罪名打發去封地,如何才能絕地反殺,回到長安繼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