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時辰前,宮中發生械斗。
一個時辰前,圍著伊王府和振王府的金吾衛破門而入,將兩府的人都帶去大理寺。
紀新雪默默抬手捂住嘴,預感這兩個人要涼。
三日內,接連不斷的圣旨從焱光帝的寢殿發往朝堂,不僅伊王和振王涼了,朝堂也空出將近三分之一的位置。
貴妃和伊王的生母孫貴人都被貶為庶人,賜白綾,貴妃全族皆被流放到北疆苦寒之地,孫貴人全族秋后問斬。
虞朝沒有殺子的先例,在老臣們接連撞柱的勸說下,焱光帝遺憾的打消賜死伊王的想法,將伊王貶為庶人,過繼給已經斷絕的宗室支脈,圈禁在皇陵。
振王的生母周嬪和養母淑妃同樣被貶為庶人,賜白綾,二人全族皆被流放到南疆苦寒之地。
振王被貶為庶人,過繼給已經斷絕的宗室支脈,圈禁在皇陵。
處置了伊王和振王后,焱光帝為十皇子封王,將封地定在富庶的襄州,封號為襄,初封就有兩千戶的食邑。
借襄王的光,焱光帝總算是在朝臣的提醒中,想起他第一次給兒子們封王的時候沒定食邑,又下旨給黎王和嘉王補上食邑,都是兩千戶。
紀新雪用一句話總結諸王的封地和食邑。
黎王和嘉王血虧。
同樣是食邑兩千戶,黎王的封地在南疆長年打仗的地方,嘉王的封地在百姓吃飽飯都難的苦寒之地,襄王的封地卻在江南最為富庶的地方。
好在焱光帝在允許諸王入朝聽政的時候一視同仁,黎王、嘉王和襄王都有份。
嘉王府外的金吾衛悄無聲息離開,紀新雪被正在為上朝聽政做準備的嘉王無情攆出前院。
焱光帝脾氣難測,就算嘉王得了食邑和上朝聽政的好處,王府的人也不敢慶賀。
大娘子做東,以紀新雪為焱光帝祈福有功為理由,將弟妹們都聚在一起,眾人吃了頓便飯。
席上四娘子和三娘子分別坐在紀新雪左右,不知疲憊的為紀新雪夾菜,雖然嘴上沒說,但雙眼滿是你瘦了、這么瘦,多吃點。。
大娘子拿著珍珠步搖逗懷中尚不懂事的紀寶珊,偶爾與紀璟嶼低聲說幾句話,兩人時不時抬頭看向另一邊的妹妹們。
紀新雪在兄姐們含著心疼、鼓勵的目光下,毫不意外的吃撐了。
可恨三娘子和四娘子只管勸紀新雪吃飯,卻不管紀新雪如何消食,主動邀請紀新雪晚上一起睡覺被拒絕后,毫不猶豫攜手離開。
紀新雪委實撐得難受,與等他同行的紀璟嶼打了個招呼,專門繞路去棲霞院看望鐘娘子。
將近半個月沒見,鐘娘子消瘦許多,偏圓的臉上已經能看出明顯的尖下巴,年初做的新衣服顯得極為空蕩,眼下都是青黑的痕跡,可見這些日有多擔心。
“好,回來就好。”鐘娘子將紀新雪緊緊樓在懷中,眼淚悄無聲息的順著臉頰流入紀新雪的衣領。
紀新雪心中亦滿是酸澀,卻不知道該說什么,只能用力回抱鐘娘子,讓鐘娘子感受到他的存在。
宮門落鑰前,最后一道旨意落在嘉王府,緩解了嘉王血虧的現狀。
蘇昭儀晉升妃位,封號為德,蘇嫻晉嬪。
嘉王府眾人皆不敢當著傳旨的太監的面喜形于色,恭敬接旨后,只在看向彼此的雙眼中露出幾分喜色,翌日便開始與之前幾乎沒有區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