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入宮仍舊要摸臉、摸骨驗明身份。
這次沒再遇到良妃,紀新雪等人順利的回到蒹葭宮。
德妃和蘇嫻正在看尚宮局送到蒹葭宮的新首飾,見到嘉王府的小娘子們,直接將首飾分給小娘子們,一件都沒留。
小娘子們高興的同時,或多或少有些不好意思。
德妃不在意的揮了揮手,“尚宮局送來的東西一年不如一年,也就內造的名頭還能唬人,我將來給你們添妝的物件才是真正的好東西,那時再謝我也不遲。”
紀新雪低頭看手上的紅寶石戒指,寶石雖然不夠大,但勝在顏色剔透,固定寶石的金絲花紋別具一格,在他眼中已經算是好東西。
但他只是王府的縣主,這卻是尚宮局供給德妃的份例。
這些首飾中價值最高的金鑲紅寶石鸞鳳步搖在大娘子頭上,恰到好處的襯托大娘子的嬌俏。
可惜步搖的珍貴之處都在繁復的工藝。用料雖然也不錯,卻有配不上工藝的感覺。
德妃得寵幾十年,手中的好東西數不勝數,看不上這些首飾也正常。
眾人熱熱鬧鬧的陪著德妃和蘇嫻用了晚膳,帶著新首飾回自己的住處。
紀新雪將所得的幾件首飾都擺在面前,依次查看后又發現十分有趣的事。
兩根金簪的重量不對,不是銅包金或者銀包金,就是鏤空的金簪。
紀新雪伸出手指彈在簪身上,發現是后者。
是焱光帝揮霍多年,終于將三代帝王積攢的私庫都敗光,還是下面的人狗膽包天,連嬪妃的份例都敢克扣
出于私心紀新雪希望是后者,但理智告訴紀新雪是前者。
下面的人再怎么吃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克扣到德妃頭上。
可惜紀新雪只能猜測,沒辦法證實。
翌日發生件震動朝堂和后宮的大事。
焱光帝封良妃的妹妹為崔嬪,將襄王記在崔嬪名下,又給襄王加一千戶食邑。
三位皇子中,本就是襄王封地最佳,焱光帝突然給襄王加一千戶的食邑,還給襄王定下出自世家正風光無限的崔氏女做母親。
在這個敏感的時候,很難不讓后宮和朝堂多想。
賢妃步履匆匆的帶著德惠公主來找德妃,蒹葭宮內仿佛一下子空了下來,往日在宮內各司其職的宮人頻繁出入蒹葭宮,幾乎將本職忘的干凈。
整日陪著嘉王府小娘子們玩樂的蘇嫻也變得忙碌起來。
大娘子感覺到緊繃的氣氛,將妹妹們都拘束在她的住處,防止她們給德妃和蘇嫻添亂。
如此過了三天,后宮朝堂的動蕩還沒平息,焱光帝又下新的旨意,他要給宮中主要宮殿改名,新匾已經打造完畢,各宮即刻換匾。
上次宮中換匾的時候,還是神仙子在焱光帝身邊的時候。
焱光帝聽信神仙子的話,以名為赤陽的牌匾頂替三代帝王用過的牌匾。
這次焱光帝又信了和尚的話,將赤陽丟掉,換了塊名為菩提的牌匾上去。
道觀瞬間變成和尚廟,風格轉換的極為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