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王這次終于有了反應,他露出個苦笑,“先安頓好阿耶再說,我此時沒有心情。”
說罷,他手撐著地面站起來,彎腰去扶清河郡王。
清河郡王反手抓住嘉王的手臂,“我知道陛下至孝,但國不可一日無君,陛下早日登基才能讓大行皇帝走的安穩,這才是你該有的孝道”
司空也抬頭勸道,“陛下早日登基也能安各地百姓的心,免得他們為皇位懸而不決提心吊膽。”
司徒也點頭附和清河郡王和司空的話,以虞朝目前的情況,最好能將皇位交替的動蕩降到最低。
嘉王手上用力,強行將清河郡王攙扶起來,輕聲道,“那就等我帶阿耶回長安后,再”
“陛下準備何時回長安”清河郡王仍舊不依不饒。
嘉王松開清河郡王的手臂,又彎腰去扶莫岣,“兄長認為何時合適”
莫岣的身體陡然變得僵硬,起身后深深的垂下頭,“我聽陛下的吩咐。”
嘉王點頭,仿佛沒看到其余人臉上的驚訝,同時扶起司空和崔太保,最后去扶司徒,“三位大人以為該何時折返長安”
司空和司徒異口同聲得道,“越快越好”
崔太保卻與另外三個人意見不同,他仍堅持原本的想法,希望嘉王能在行宮為焱光帝停靈,等諸事妥當后再回長安。
他暗示嘉王,黎王一脈對嘉王登基多有異議,嘉王可以趁著留在行宮的時候處理麻煩。
嘉王問了一圈意見卻沒說是否聽從眾人的意見,仍舊堅持要去為焱光帝哭靈。
到達臨時布置的靈堂后,嘉王率先走向孝帽的位置。
一字排開的三頂孝帽,分別對應三位皇子。
嘉王先舉起一枚孝帽遞給清河郡王,請清河郡王為他戴帽,然后叫襄王到他面前,親自給襄王系上孝帽,他拍了拍襄王的肩膀,“老父走了,只剩下我們兄弟幾個,我今后會照顧你。”
始終失魂落魄的的襄王忽然紅了眼眶,哽咽道,“阿兄,陛下。”
嘉王抱了下襄王,拿起最后一頂孝帽看向始終盯著他的莫岣,“岣兄,來,我為你帶帽。”
莫岣立刻走向嘉王,原本要用五步的距離他只走了三步,連貼在臉頰上的發絲都在表達主人迫不及待的情緒。
“陛下,不”司空勸阻的話還沒說完,突然產生被饑餓野獸盯上的感覺,他錯愕的尋著帶給他死亡威脅的方向看過去,是正冷淡的注視著他的莫岣。
他有預感,但凡他再多說半個字,莫岣都會立刻掰斷他的脖子。
司空不敢再多說,只能看向清河郡王。
清河郡王是宗室族長,肯定不會放任宗室突然多個姓莫的成員。
發覺端倪的司徒和崔太保也看向清河郡王。
清河郡王看向莫岣,“如果老朽沒有記錯,莫大將軍當初是被圣人賜名為岣,選莫為姓”
“是”莫岣眼中逐漸浮現警惕,手掌狀似無意的搭在袖子上。
他的長刀被嘉王抽走沾染上穢物,窄袖中還有柄削鐵如泥的匕首。
清河郡王點了點頭,“若陛下主意已定,要代父認子,莫大將軍可改姓為紀。”
“清河郡王”司空、司徒和崔太保皆出聲阻止,卻不敢真的說出反對的話,反而被莫岣從袖中抽出的利刃驚的連連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