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新雪從來沒想過,會看到德惠公主被氣的私下抱怨不休的模樣。
虞珩拉著紀新雪的手臂往墻角退了幾步,小聲將他來偏廳后從德惠公主口中聽到的話都告訴紀新雪。
皇后已經離開獵山行宮,剛好給德妃以新帝生母的身份安撫先帝嬪妃的機會。
賢妃多年與德妃交好,自然樂意在此時給德妃行方便。她是圣人在潛邸時的側妃,論來歷和在妃位上的時間都排在德妃前面卻主動帶著德惠公主去找德妃,事事以德妃為先。
除了賢妃外,顏嬪最先到德妃處,她見到德妃就撲到德妃腳下痛哭,第一句話是哭先帝,第二句話信誓旦旦的說先帝早就與妾身說過,唯有六郎堪當大任。
聽到這里,紀新雪立刻明白顏小娘子為什么會出現在這里。
顏嬪,當真是個聰明人。
崔嬪比顏嬪到的晚些,她不愛說話,面對德妃時卻極順從,無論德妃與她說什么,她都會極認真恭敬的回答。
用賢妃的話來說冷眼看崔嬪入宮幾個月,頭一次看到崔嬪有嬪位伺候妃位的自覺。
讓德惠公主如此生氣的人,是被焱光帝帶來的諸多低位嬪妃。
這些人加上顏嬪,總數三十,是近三年的時間中見到焱光帝次數最多的人,就連比焱光帝還大三歲,已經瘸了腿還最不受焱光帝待見的吳貴人,三年內都見到焱光帝十五次。
十五次也許不多,但皇后三年見到焱光帝五次,賢妃三年見到焱光帝七次,德妃三年只見到焱光帝十次。
黎王三年見到焱光帝三次,嘉王三年見到焱光帝五次,襄王三年見到焱光帝四次。
相比之下,吳貴人見到焱光帝的次數能比得上皇子和皇子生母見到焱光帝次數的總和,她還是行宮中低位嬪妃中最不受焱光帝待見的人。
德惠公主的生活從未被這些低位嬪妃影響過,也沒機會近距離接觸這些低位嬪妃。
在她的印象中,后宮的妃子不是像皇后和賢妃那樣出身名門,端莊大氣,就是像德妃和蘇嫻那樣,氣韻風流,舉止從容。
然后她猝不及防的開了眼界第一次直觀的見識,什么是人生百態。
二十九位低位嬪妃剛到德妃和賢妃面前時,表現的極為老實,小心翼翼的給德妃和賢妃行禮,不敢有半分錯處。
有急于表現的顏嬪在,自然不必德妃和賢妃多費口舌,低位嬪妃們好不容易才在顏嬪不停的暗示下聽懂顏嬪的意思。
新帝人選是德妃的親兒子,你們想要日后好過,還不快點說點好聽的話
顏嬪見那些地位嬪妃木訥,還特意偶舉了好多例子,張嘴閉嘴都是先帝曾說過幾乎每句話都是說先帝如何夸贊嘉王。
不重樣的好話說了幾乎半個時辰,顏嬪期待的看向若有所悟的低位嬪妃們。
低位嬪妃們開口后不僅氣的顏嬪頭頂冒煙,就連賢妃的表情都險些沒能崩住。
總共二十九名低位嬪妃,只有十四位低位嬪妃如眾人所想的那般說出曾聽聞先帝說看好嘉王的話。
余下十五位低位嬪妃,不知道是真傻還是假傻,有人也跟著夸嘉王卻絕口不提先帝,有人干脆低頭裝啞巴說什么都不肯開口。
甚至還有嘲笑顏嬪是不是得了癔癥,還是只想著討好新帝和德妃,竟然杜撰先帝的言行
紀新雪深吸了口氣,突然理解德惠公主的氣憤。他聽虞珩復述德惠公主的話都有血壓持續上升的感覺,更不用說直面那些低位嬪妃的德惠公主。
而且回想他剛來偏廳時德惠公主說的話,好像還有低位嬪妃猜到顏嬪,或者說是猜到德妃的意圖,打算坐地起價,要挾德妃要好處
想到昨日德妃三言兩語就讓王妃淚流不止的畫面,紀新雪搖了搖頭,在心中為那些不老實的人點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