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新雪腦海中忽然閃過新帝不久前剛說過的話。
不必理會這些酒囊飯袋,他們早晚都要致仕。
將名額給他們,似乎也沒什么意義,還要防備這個伴讀的長輩致仕的時候連累虞珩。
紀新雪呈咸魚狀歪倒在軟塌上,開始給虞珩出餿主意,“要不你寫紙條抓鬮算了。”
他終于知道虞珩為什么這么久都沒有選定伴讀的人選了。
畢竟選出來就是虞珩的伴讀,是比普通同窗更親近的關系,要是有知根知底的人等等。
紀新雪雙眼發亮,突然有了主意,“林釗有沒有適合做你伴讀的小輩”
林釗對安國公主府和虞珩的忠心毋庸置疑,同時也能代表安國公主府封地的屬官。
這種恩典不僅能讓林釗心中寬慰,還能讓安國公主府封地的屬官知道虞珩沒有忘記他們。
如果林釗家中沒有剛好適齡的人,還可以從封地其他屬官家中選。
反正虞珩的伴讀是恩典,無需像太學學生那般達到太學入學的條件。
虞珩聽了紀新雪的話,眼中浮現希望,小聲與紀新雪道,“如果林釗的小輩從封地趕來,林釗會不會為了照顧小輩留在長安”
戎廣為新帝開門有功,負責帶著信物趕回長安與戎廣交涉的戎沖已經提前成為安國公主府左衛將軍。
自從新帝登基,虞珩就下意識的躲著林釗,他怕林釗提出想回封地他沒法拒絕。
紀新雪怔住,難以置信的反問,“林釗要走”
這些年,林釗陪在虞珩身邊的時間比英國公府的任何人都長,紀新雪早就習慣林釗將有關虞珩的所有事都打理的井井有條,從未想過林釗會離開。
虞珩露出個苦笑,垂著眼皮道,“他的家人都在封地。”
早在從清河郡王世子手中拿到紫玉蝴蝶的時候,虞珩就察覺到了林釗的去意。
紀新雪能理解虞珩的感受,應該會比他猝不及防的發現紀璟嶼有就藩的念頭時更傷心。
畢竟他知道新帝不可能允許紀璟嶼就藩。虞珩卻能想到,林釗回安國公主府封地后,大概率不會再回長安。
紀新雪拍了拍虞珩的肩膀,極講義氣的道,“就算林釗非走不可,還有我陪著你。”
虞珩抬起頭,目光定定的望著紀新雪,手掌緩緩虛覆在紀新雪正支撐身體的手背上方,“嗯。”
紀新雪見狀,毫不猶豫的反握住虞珩的手,“除了我,還有李金環、張思儀和紀成,你還會認識越來越多的人。”
虞珩的左臉上浮現個小小的梨渦,沒有說話。
他不貪心,只要有紀新雪,其余人他都可以不要。
三日后,虞珩重新上折,選定禮部尚書的孫子張思儀和安國公主府右衛將軍林旗之子林蔚為伴讀,新帝允虞珩的新折。
至此,太學共三十二名學子加十四名伴讀,總共四十六人徹底定下,等十一月正式開始上課。
太學之事塵埃落定后,朝臣們又將目光放在新帝空虛的后宮上,請求先帝廣納后宮的折子,猶如雪花般飛向翔鳳殿。
新帝這次沒有再扣下折子不肯回復,而是在大朝會時大大方方的告訴朝臣們,他沒銀子。
后宮嬪妃都是蘇太后替他養,他不好意思再納新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