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官高呼,“跪”
殿中之人皆行大禮,口稱賀歲的吉言。
長平帝背了篇由禮部潤色的祭文,敬祖宗酒水,賜群臣落座,宮宴便正式開始。
期間王皇后始終渾渾噩噩,連本該是皇后敬祖宗的酒水由華陽長公主代敬都沒有察覺。
直到被宮女扶著落座,王皇后才猛地回神,懊惱的咬住下唇。
宮宴開始,先由禮部官員親自跳祭舞慶賀。
隨著鼓點聲越來越密集,齊刷刷站在大殿中央的禮部官員忽然伸出雙手,各自以不同的軌跡律動。
長平帝只看了一會,就不動聲色的移開視線。
落在紅寶石堆中的兩顆白玉珠過于顯眼,讓他想要忽略都不行。
祭舞后,便是鬧年。
所謂鬧年,在紀新雪看來,與晚會差不多。
先是皇子、公主和皇帝喜歡的宗室小輩向皇帝賀年,送出年禮。誰送的年禮最讓群臣側目,誰最有面子。
然后是群臣家眷展現各種才藝,由長平帝評出魁首,賜下如意。
紀敏嫣最先賀年,她走到大殿中央的桌案旁,雙手同時拿起毛筆蘸墨寫字。
“雙手寫字”紀新雪雙眼發亮。
妙啊
無論是宗室小輩對長平帝獻年禮,還是朝臣家眷們展現才藝,皆有相互比較的意思。
紀敏嫣選擇雙手寫字,耗時短且效果震撼,為斗年開個好頭,也讓長平帝先在眾多為人父者中立于不敗之地,在斗年剛開始的時候就找到可以吹的地方。
紀敏嫣一氣呵成的收筆,等墨跡干涸,親自捧著兩副字獻給長平帝。
長平帝撫掌大笑,賞給紀敏嫣顆足有嬰兒拳大的夜明珠,命宮人并排舉著兩副字,讓朝臣與他同樂。
風調雨順
福壽安康
能寫出如此流暢行書的人有很多,但年歲比紀敏嫣更小或與紀敏嫣同齡的人卻極少。更何況紀敏嫣還是兩只手同時寫字。
紀新雪忍住想要鼓掌的想法,兩只無處安放的手相互交握,興奮的臉頰發紅,“好”
他的話音尚未落下,遠處宴席處便接連響起叫好的聲音。
虞珩順著聲音響起的方向看過去,沒過多久,便面無表情的收回目光。
起哄的人太多,記不完。
紀璟嶼謄寫提前準備的賦,雖然文采尚可,字跡已有風骨,但在鬧年的場合難免吃虧。
紀新雪能肯定,這首賦是紀璟嶼親自準備。
自從他離開小院,每年都能看到紀璟嶼在元日拿出篇親手所寫的賦,送給長平帝作為年禮。
今年紀璟嶼在除夕宮宴提前拿出賦
紀新雪遙遙看向戎家和張家的席位。
長平帝果然沒覺得紀璟嶼敷衍,賞了副整副虎骨給紀璟嶼。
紀靖柔算是兄弟姐妹中在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中最有真才實學的人。
她獻上本已經補全的古籍孤本,命太監高聲朗讀孤本上的內容。
孤本到紀靖柔手中前,曾在多處輾轉,留下數不盡抄本,也有不少人試過補全孤本,可惜效果差強人意,始終沒有廣為流傳的補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