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八年,秋。
沁人心脾的桂花香隨著輕風飄進窗,讓剛從一場好夢里醒來的殷蕙,變得心情更好了。
借著晨光,殷蕙從枕頭底下拿出昨日魏曕剛送回來的信封。
里面有兩封信,一封是魏曕寫的,一封是兒子魏衡寫的。
去年冬天,魏國北境的韃靼立下一位新可汗,恰逢要過年了,公爹便派使臣去韃靼祝賀,希望兩國能長長久久地互為友鄰,相安無事。結果那韃靼可汗野心勃勃、蠻橫無禮,竟然直接把魏國的使臣殺了消息傳回來,公爹怒發沖冠,過完年就率領五十萬大軍親征去了。
公爹這一去,帶上了魏曕、魏昡這兩個帶過兵的兒子,不但如此,他老人家還把大郎、三郎、阿衡都帶去了。
二郎嬌氣不愿習武,騎射不精,四郎體弱,跟著巡邊還行,參與戰事簡直是要他送命,所以這次他們倆都留在了京城。
魏曕前些年南征北戰好幾場,殷蕙倒是不怎么擔心他了,兒子卻是第一次出征,又還只是個少年郎,殷蕙就牽腸掛肚的。
幸好,公爹這次討伐韃靼十分順利,捷報接連傳來,六月里戰事正式結束,韃靼可汗對魏國俯首稱臣。
父子倆新寫的這封家書,就是告訴家里,他們已經班師回朝了。
吃過早飯,魏循照例要去宮里讀書,魏寧也要去學堂聽女先生授課。
孩子們越大,殷蕙就越輕松,料理一些瑣事,她叫來繡房的管事嬤嬤,讓繡房給長子做今年的秋裝、冬裝。
魏曕那家伙,寫信一直都惜字如金,兒子就是細心多了,不但寫了很多見聞,還把他現在的個頭寫在信中,知道母親肯定很關心他的身高變化。
十六歲的魏衡,已經比殷蕙高半尺啦
習武的少年郎,身子骨也比較結實,殷蕙將這些一說,繡房管事嬤嬤也就有數了,笑著告退。
“王爺他們要回來了,看把您高興的。”金盞站在旁邊,見主子露出了久違的歡喜笑容,她也跟著高興。
殷蕙看看她已經懷了八個月的肚子,道“不是讓你好好休息嗎,怎么又過來了”
金盞嫁給長風后,就住在王府前面一個單獨的小院子里,四年前生了一個胖小子,今年又懷上了。
金盞道“這不是天氣好,過來陪您說話解悶嘛。”
殷蕙叫她坐下說。
結果主仆倆剛聊了幾句,紀纖纖來了。
金盞就先告退,自有迎春幾個大丫鬟陪主子待客。
十幾年的交情,現在紀纖纖來蜀王府,殷蕙都不必特意去前院迎了,直接在廳堂里等她,紀纖纖也不在意這種小事情,畢竟換成殷蕙去楚王府,她也懶得客套。
等待紀纖纖時,殷蕙讓丫鬟們抬藤椅、茶幾去院子里的桂花樹下。
茶點瓜果擺好了,紀纖纖也到了,穿一件紅底織金緞面的褙子,一身的珠光寶氣,艷麗照人。
“二嫂今日容光煥發,可是有什么喜事”殷蕙笑著夸道。
紀纖纖坐到她身邊,隨手示意丫鬟們下去,妯娌倆單獨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