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前的殷氏在某些方面與母親很像,都是一樣的在意他關心他,事無巨細地對他噓寒問暖,過于殷勤乃至經常令他覺得聒噪,如今母親的關心與嘮叨依舊,殷氏卻變了。
這其中肯定發生了什么,促使了殷氏的變化。
可無論魏曕如何回憶,都找不到原因,最開始的苗頭,是臨別前的那晚,半夜時分溫存時,殷氏突然一反常態,不但抗拒,還罵他混蛋。
難不成,殷氏還是在怨他沒有帶她去京城,如今做出來的冷淡疏離都是她怨怪的方式
果真如此,簡直是無理取鬧。
“娘,您覺得殷氏可有什么變化”魏曕忽然問。
溫夫人愣了會兒才反應過來兒子在說誰,先勸兒子“你叫她阿蕙吧,殷氏聽著怪生分的。”
魏曕不置可否。
溫夫人開始思索兒子的問題,沉吟片刻,笑道“阿蕙好像比以前開朗了,會主動給我講畫,嗯,膽子也大了,居然敢派丫鬟出府給我買烤肉饃吃,這孩子真孝順,又美貌又有才華,你可要好好對她。”
魏曕“她給您講畫”
溫夫人笑著叫丫鬟把那幅秋菊圖拿出來,叫兒子過目“這畫畫得真好,你父王也喜歡看呢。”
魏曕見了秋菊圖,唯有沉默。
溫夫人見兒子似乎賞畫的興致不高,就叫丫鬟將秋菊圖掛了回去,反問兒子“你怎么突然問起阿蕙了,難道你不喜歡阿蕙現在這樣”
魏曕抿唇,他不喜歡的是殷氏對他的忽視,仿佛他只是一個外人而不是她的夫君,也不喜歡猜不透她究竟為何變了的煩躁。
“她很好,兒子只是隨便問問。”
在母親這里找不到線索,魏曕就準備告退。
溫夫人想起一件事來“阿蕙生辰,你可記得”
魏曕想了想,道“十月初六。”
當初兩人議婚,雖然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但該走的流程都走了,合八字的時候,他看過殷氏的庚帖,也就記下了她的生辰。
兒子對答如流,溫夫人頓覺欣慰,她的兒子面冷如冰,其實心里對兒媳婦很上心呢,瞧瞧,生辰記得這么清楚。
“那你別忘了給阿蕙準備生辰禮物,她雖然做了娘了,卻也才十六歲,還是姑娘心性呢,你多哄哄她。”
魏曕敷衍地點點頭,走了。
去年她生辰,他差事正忙,忙過了某一日才突然記起這事,不過已經過了,她也好像不記得這回事,魏曕就沒有補什么禮物。
今年,如果不是母親提醒,他大概也不會想起來,就像他也從來不會特意去記要給自己過生辰這事。
又去書堂看了看老四、老五讀書,快到晌午,魏曕才回了澄心堂。
他一走一上午,殷蕙也沒有問問他去了何處,這種問題,上輩子她問了太多次,魏曕總是不愿回答,這輩子又何必在問
她也不好奇了,左右就是那幾處地方。
午飯端上桌,依然是魏曕單獨坐在一側,殷蕙與乳母坐在一邊,中間夾著衡哥兒。
前陣子殷蕙叫木匠給衡哥兒做了一張椅子,后面有靠背,前面有放吃食的托盤,這樣大人給他喂飯也方便,省著抱著了,等衡哥兒再大一些,還可以早早練習自己吃。
椅子上面鋪滿了緞面的墊子,無論衡哥兒怎么拍打玩耍,都不會有劃傷手指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