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街上行人漸少,廖秋娘看看鋪子外面還排著的三個食客,準備等會兒就打烊收工。
就在這時,一個十七八歲丫鬟打扮的圓臉姑娘笑盈盈地朝鋪子走來。
廖秋娘好奇地看著對方,買饃就買饃,此人怎么笑得這么燦爛
“廖掌柜,我三月里在您這里買過饃,您還記得我嗎”圓臉姑娘語氣親昵地問。
廖秋娘微微尷尬,鋪子生意好,每日來買饃的食客那么多,就是今早來的人她未必都記得住,更何況兩個多月前的。
“有什么事嗎”廖秋娘笑著問。
圓臉姑娘解釋道“是這樣的,三月里我陪我們家老太太出來閑逛,經過您這鋪子,老太太叫我買了兩個饃嘗嘗,然后老太太一吃就喜歡上了,后來每隔幾日就打發家里小廝過來排隊,可我們老太太嘴刁,總覺得帶回去的饃不如現做的好吃,偏她犯了腿病不好出門親自來買。這不,老太太忍了兩個多月,今日終于忍不住了,鬧著要吃現烤的,打發我過來,問問您接不接上門烤饃的生意。”
廖秋娘為難起來。
圓臉姑娘想起什么,補充道“對了,老太太說了,知道您生意忙,說按照您的方便來,您什么時段比較空就什么時候去,不一定非要在飯點。老太太還說,不能勞煩您白跑一趟,除了饃錢,還會給您十兩銀子辛苦錢。我們老爺在外面經商,老太太手頭闊綽,花十兩銀子解饞,她高興著呢。”
十兩銀子
鋪子生意再好,跑一趟就能賺十兩銀子,誰能不心動
廖秋娘拿圍裙擦擦手,詢問道“不知老太太住在何處”
圓臉姑娘笑道“我們老爺姓王,住在桂花巷,到了那邊您隨便找個人打聽,他們都知道做玉器生意的王家。”
廖秋娘知道桂花巷,離得不算太遠,她走快點,來回來去半個時辰足夠了,不耽誤晌午的生意。
“明早巳時我過去,你們府上可方便”
“方便方便,肉啊面啊我們會預備好,您空手過去就行,哦,這是五兩銀子的訂金,您收好”
廖秋娘還想拒絕,圓臉姑娘已經跑了。
有個剛剛拿到饃的食客羨慕地看著她“廖掌柜東西做得好吃,就是有福氣,多接幾個大戶生意,都不用日日開張受累了。”
廖秋娘笑道“這都是碰運氣的事,一年撞上一次都知足了,哪能天天盼著。”
等食客們都離開了,廖秋娘也關上鋪門,她與梨花、梅花在里面收拾打掃。
“掌柜,您去那邊,這里怎么辦”梨花不放心地問。
廖秋娘“你們倆看著啊,我提前多做一些饃,食客來了你們幫烤,又不是烤不來。”
梨花“那不行,我得跟著您去,夫人安排我們過來時就交待過了,說您長得好看,年紀又小,可能被人欺負,叫我們保護好您。”
廖秋娘想到三夫人美麗的臉龐,感動道“好吧,那明早你跟我一塊兒去。”
用晚飯時,廖秋娘還對爹娘提了此事。
她娘也有一點擔心。
廖十三卻道“王家我聽說過,王老爺做玉器生意,跟老爺有些交情,他常年不在家,家里確實有位老太太。”
廖秋娘一喜,對母親道“您看,爹爹都說沒事。”
廖十三嚼著飯菜,想到王家的小少爺好像才十來歲,確實沒什么好擔心的。
次日一早,廖秋娘照舊帶著梨花、梅花早早忙碌起來,過了早上生意最紅火的時段,廖秋娘、梨花解下圍裙,洗洗手臉,興高采烈地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