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侍郎打發走面色明顯不對的女兒,轉向夫人,問道,“究竟出了何事”
馮夫人略一遲疑,就將今天的事情挑挑揀揀的對丈夫說了一遍,重點說了二女兒顧思瑛自從去古月庵一趟之后就越發肆意妄為,我行我素。
“這次恭王太妃壽宴,妾身原本想著是個讓她在人前露露面的好機會,”馮夫人斟酌著說道,“只是二丫頭仿佛是太急于在眾人面前表現,所以有些過于張揚了。”
她與顧侍郎做了近二十年夫妻,早就已經領教了丈夫的精明,知道憑自己的本事,在他面前說假話很容易被戳穿,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說實話。
當然,說的時候可以只說自己想說的部分。
“思琦是二丫頭的姐姐,今日大概是因二丫頭太出眾,她被比下去了,其她小姐估計說了什么不中聽的話被她聽見,思琦小孩子心性,一時想不開,所以有些不高興。”馮夫人最后道,也算是給大女兒描補一下。
顧侍郎有些不明白,“二丫頭不就是沒穿你給準備的衣裳嘛。”
顧明仁有給她另外準備,這個顧侍郎知道,但兒子是個很有分寸的人,肯定不會亂來,最多也就是準備得比馮夫人的細致精貴些,肯定也不至于就張揚了。
馮夫人便將顧思瑛在恭王府海棠林子里當眾說的那一通話學了一遍,對丈夫道,“女孩兒家講究賢良淑德,嫻靜溫雅,守衛邊關,派兵打仗那些都是男人的事兒,如何有女人胡亂插手的余地,她當眾這般說未免過于嘩眾取寵,顯得我們家家教不嚴。”
顧侍郎不語,心里卻不贊成。
前朝尚有戰亂時皇后倡導后宮節衣縮食,省下錢糧布帛支援邊關的事情,一度被傳為美談。
如今蒙古鐵騎屢犯邊境,若是京中這些大戶人家的女眷也能效仿前朝賢后,自家削減一些過于奢靡的花費,用于支援邊關,那也是一樁好事。
只不過自家二女兒如何能有這個見識這般魄力難道是她兄弟教她說的
馮夫人看丈夫沉默不語,并沒有贊同自己的意思,就嘆口氣說道,“二丫頭這趟出去再回來,變化實在是有點大,我覺得老爺最好還是自己看看她。”
顧思瑛從古月庵回來依舊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去恭王府之前不但是馮夫人沒見她,顧侍郎也沒見她。
顧侍郎覺得夫人話中有話,便道,“好吧,讓人把二丫頭叫過來,我正好也再囑咐她幾句,她兄弟現在入了翰林院,名聲很是要緊,她不可再犯糊涂,鬧出什么丑事來連累到明仁。”
馮夫人正準備讓人去叫顧思瑛,前面卻有管事飛奔著來請老爺,說是渝王府的紀長史來訪。
顧侍郎在朝中屬于張首輔一系,和渝王府并無交情,忽然聽說渝王府的紀長史來訪不由詫異,忙重新換了衣裳出來接待。
雖然心里疑惑,但因是紀長史主動上門,顧侍郎便沉住了氣,不動聲色地說些場面話,等對方先表明來意。
紀長史氣度悠然,談笑風生,和顧侍郎好一通寒暄,其實內心里十分為難。
畢竟這樣上門不合規矩。
然而王爺一定要讓他趕緊來,免得被皇兄搶了先。
他想想王爺這擔心雖然有些大不敬對皇上都不知謙讓,但確實也有道理,只得硬著頭皮趕來顧府,想要第一時間把顧家二小姐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