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長史和李延慶兩人在一旁陪坐陪得十分辛苦,有心想要勸勸自家王爺,卻又不知該從何勸起。
顧侍郎家的二小姐不早不晚,偏偏要選在他們王爺上門提親之后就立即搖身一變,成了顧真人,且鬧得滿城風雨,這其中的曲折離奇,別有深意還真是讓人一言難盡。
總之,不想嫁給他們王爺做側妃是肯定的了。
別說渝王這樣的天潢貴胄,就是換做普通官宦人家的子弟,被這樣變著法兒地拒了婚,心里也不會舒服。
渝王這些日確實是滿肚子郁悶,氣得幾乎飯都吃不下了。
他那日派了紀長史去顧家知會了顧侍郎后,就立即進宮去見太后,接連數日軟磨硬泡,最后都已經和太后說通了,答應替他納顧侍郎之女顧思瑛為渝王側妃。
結果一轉身,他皇兄就興致勃勃地來對太后和他說道王先生向朕稟報了一件京城中的新鮮事,母后和六弟肯定都感興趣。
王先生便是大太監王若彧,寰慶帝對他寵信有加,十分尊敬,所以尊稱先生。
太后果然立刻就感興趣,“什么新鮮事啊”
寰慶帝就命身邊的一個小太監繪聲繪色地將京城中忽然出了一位很有本事的顧真人,且這位顧真人還放出豪言,要在下月望日開壇做法,請真神臨凡,連欽天監都驚動了的事情說了一遍。
太后是個養尊處優,日子過得十分悠閑的老太太,閑來無事,便對這種事情特別感興趣,聽得一驚一乍,不停追問,“真有這等事”
小太監是王若彧王公公的人,本就得了王若彧的囑咐,務必要讓太后要把這件事聽進耳中,記在心里
此時見太后愛聽就特意要說得熱熱鬧鬧,加油添醋,把顧真人說得神乎其神。
渝王在一旁卻是越聽越不對勁這什么顧真人暫住古月庵,配藥救人,還去白虎崗剿過匪
這經歷怎么聽著無比的耳熟,且姓什么不好,偏偏要姓顧,真是讓人想不多心都不行。
最后他皇兄終于一句話給他解了惑,微笑著對他道,“六弟,王先生說京中盛傳的這個顧真人就是咱們上次在恭王府遇到的顧家二小姐。”
見渝王臉色一變,就道,“朕得知的時候也著實驚訝了一番。不過想想當日在恭王府中就觀她談吐不俗,颯爽豪氣,頗有些巾幗不讓須眉的氣概,如今看來,果然不是一般人。”
太后大驚,她這些天日日和小兒子說的都是這女子。
小兒子看上了人家,想娶為側妃,她卻覺得不大滿意,認為顧家二小姐配不得渝王側妃的身份。偏小兒子喜歡,好說歹說,簡直要把他小時候在親娘面前撒潑耍賴的勁兒都拿出來了,她實在拗不過,才勉強答應。
這怎么一轉眼又成了顧真人
詫異道,“怕是搞錯了吧,怎么會是這丫頭,她才多大年紀況還是官宦人家的小姐,怎么可能是顧真人”
寰慶帝十分篤定地道,“不會錯,王先生專門派人去查過顧真人的身份,就是此女。”
看太后還是一臉的不信,就道,“母后也不用太詫異,這些世外高人恐怕都是生來就有慧根的,有人是自幼修持,有人遇到機緣便能頓悟。這位顧小姐朕也見過,看那言行談吐確實不是一般人。”
太后于是對這位顧真人更感興趣,同時覺得自己去了一塊心病不用再給小兒子娶納不般配的兒媳婦了,皇家不比普通人家,側妃也是很重要的。
反正顧小姐的身份不論是真人,還是顧家不受寵的庶女,都不適合嫁給渝王。
陛下也還記得弟弟當初就是對顧二小姐有意才巴巴地帶著自己一起去看人家,這時便玩笑道,“你還挺有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