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仁忽然十分感慨,覺得顧思瑛這也能算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中的一種。
小節是皂礬水,大事是顧真人的聲望威名。
再往前走幾步,迎面又遇到一個人匆匆而來,看見他就叫道,“明仁賢弟,你這是去哪兒”
正是仲瑞霖又來了。
顧明仁便拉著他一起走,含糊道,“我昨晚給我姐姐幫了一晚上的忙,這會兒實在累了,回去休息,仲兄和我去家中坐坐吧。”
仲瑞霖聽說他竟給顧真人幫了一晚上忙,心里十分羨慕,回頭看看顧真人府上的大門,眼中露出些許失落不舍,只不過顧明仁都走了,他也沒理由再進去,于是便轉身和顧明仁同行。
把自己騎來的馬交給仆從牽著,自己則跟著坐進了顧家的馬車,問道,“后日祈雨,你姐姐顧真人準備得如何了還需要咱們再幫什么忙”
顧明仁搖搖頭,他姐姐這次老實不客氣,能用上的人一個也沒放過。
渝王府,三千營,還有北鎮撫司都在出人出力。
他們顧家沒有三千營和北鎮撫司那么多人手,就被分派了個采買東西的活兒。
照著她那張清單一通采買,不但所有的管事仆役都忙得暈頭轉向,顧家賬面上的銀子也全都空了,已經是盡了全力,他姐姐接下來應該也不指望他們還能做什么。
顧明仁思忖著,他接下來只需要好好休息,養好身體,莫要生了病讓他姐姐分心就行了。
顧真人的祈雨儀式,滿打滿算只準備了五天。
時間非常緊迫,以至于祈雨儀式的一些細節只能簡化,不過簡而不陋,儀式搞得肅穆恢宏,聲勢浩大。
京城外三十里,三千營駐地。
三千營能容納數千人同時操練的闊大演武場上。
場地的最東邊壘起了一座方形祭壇,祭壇分為三級,每級高一丈三尺。
方壇前用特意從金水河邊取來的河泥塑了一條張牙舞爪的青龍。
青龍長十丈八尺三寸,首尾處各擺了一口裝滿河水的巨大陶缸,缸口架有綠色的柳枝。
離方壇五十步遠的地方是白繩圈出的一圈界線。
在界線上按照上章,重光,玄黓,昭陽所代表的正西,西北,正北,東北四個方向擺放長條供桌,桌上供奉茗果,糍餌。
再外圍是一隊隊身披鎧甲,手持長矛的三千營兵士。
共有十二隊,每隊二百四十人,分別按照十二地支所指的方向,整整齊齊排列在方壇的四周。
當今的寰慶帝年紀輕輕,好奇心還頗重,上次顧真人在香鹿山做法被大家傳得神乎其神,他還十分遺憾沒能親眼看到,這一次就不肯再錯過,帶著人一早便到了。
顧真人的祈雨較為與眾不同,對圍觀者也有要求。
要求必須有城中商戶百名,城外農戶百名,僧道尼出家人百名,讀書人百名,市井間的手藝工匠百名,官宦人家因出門多有帶家眷和仆役的,人數不好控制,便要求總數不得超過五百名以免太過擠占了其他人的位置。
眾人不知道石韻這是特意聚集了京城各界人士代表,以便把這次祈雨的影響力發揮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