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邊關傳來顧真人大張旗鼓迎回了太上皇的消息
平民百姓和大多數朝廷官員對此都是額手慶幸。
一國的皇帝陛下被俘,此等駭人聽聞的事情對所有大顓的臣民來說不啻為奇恥大辱。
是心頭深深扎著的一根刺,胸口難以愈合的一道傷。
如今終于將人迎了回來,刺被拔除,傷口愈合,無數忠君愛國之士都激動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痛哭流涕者有之,仰天狂笑者有之,聚眾歡慶者有之,拜謝天地者有之。
當然,更要拜謝親自迎回太上皇的顧真人。
一時間,顧真人的威望又再高漲,幾乎無人不知顧真人,更有無數人將她當做仙師頂禮膜拜。
在百姓們奔走相告,大肆歡慶太上皇回歸時,朝中的一干重臣卻都為此憂心忡忡,差點愁白了頭。
顧真人遠在邊關,又坐擁重兵,他們本就已經有了鞭長莫及,難以掌控的危機感。
她又忽然自作主張,干出了這么一件看似忠君愛國,實則十分耐人尋味,甚至可以說是包藏禍心的事情。
實在是不能不讓人多想。
禮記曾子問有云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
如今新帝的地位才剛穩固,太上皇就忽然回來了。
大顓同時有了兩個能被尊稱為陛下的人。
這其中能做的文章可就太多了,稍有不慎就會釀成大禍。
文淵閣中,張毓張首輔的臉色難看至極。
當初木合理率領蒙古大軍兵臨城下時,他都沒有把臉黑成這樣。
常閣老捻須不語,半晌才語氣深沉的道,“顧真人行事當真出人意料,難以捉摸。”
旁邊幾人都不做聲,沒人去接這個話。
過了一會兒后,忽有人一拍大腿,恨恨道,“怪不得半月前運送的那批軍糧,顧真人點名讓她兄弟押送,卻原來是打著把家人先接走的主意。只不過她難道忘了,她爹顧侍郎可還在京中呢”
常閣老頹然搖頭,“顧真人與她父親關系極為淡漠,據說是早就不認顧侍郎這個爹了。京中有顧侍郎也拿捏不了她。”
眾人又是一陣沉默。
張毓抬手按揉眉心,閉起眼沉思片刻后忽然睜眼看向坐在一旁裝木頭人的禮部尚書紀長安,“不知紀大人對此事有何看法”
紀尚書在做王府長史官時就是渝王的心腹,現在做禮部尚書,便是皇帝陛下的心腹。
他向來和陛下一條心,一直在朝中力挺顧真人,但凡有人非議顧真人,他都要站出來替陛下維護顧真人一番。
只是此時此刻他卻實在是不敢再替顧真人說話了。
顧真人最近的所作所為太過出格,不但大張旗鼓地迎回了太上皇,還率領十萬大軍親自護送太上皇歸來。
大軍走到石磯口時被朝廷連發十二道金牌攔住,嚴令不得繼續前進,只讓顧真人帶同太上皇進京。
顧真人便命大軍原地駐扎,但她也沒自己帶著太上皇回來,而是派人送消息進京,請陛下率領文武官員前往石磯口商談要事。
自古以來,只有皇帝命臣子做事的,顧真人竟反過來讓陛下去見她,實屬大逆不道
更遑論她竟然還帶了十萬大軍,掌握著一個能威脅到陛下地位的太上皇。
顧真人到底想干什么
就算普通人一時還想不明白,朝中這些老謀深算,見多識廣的老臣們心里卻都紛紛涌起了驚濤駭浪。
在他們眼中,顧真人的野心已經是昭然若揭,只隔了一層薄薄的窗戶紙,一捅就能破。